你讲99%的企业要破产,还不如直接讲国内要动乱呢。我的意思是,不要任意去夸大。这并不太可能。有些分析看来有理,其实是比较夸张的。我的理由如下:
1.理性地分析一下:想一想,中国怎么度过了97亚洲金融危机?当时国内很多人对某总理评价极高,我不太赞同(按版规是不能从政治角度评价领导人的,我这是从经济研究的角度,望版主谅解)。如果当时国家不是采取甩包袱的做法(国企强行下岗、卖小企业,住房、教育、医疗产业化,这些拿现在的行政理念来讲,对民生也太不重视了吧,呵呵),当时国家财政不可能立刻轻松并快速发展起来。一句话,不是那时开始的甩包袱和卖地的做法,全国财政不可能连年这么快增长。想一想,原来计划经济时不要钱的东西,全部拿来算一遍钱,钱能不增加吗?从这可以看出二点:1.国家掌握大量资源可用来腾挪,2.民众一向忍受。
2.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大量投入和银行大量放款的方式来刺激经济,防止了经济过度下滑。(当然,里面可能由于监管不及时,投资评价机制不健全,可能产生了大量了的借民生发国危财的蛀虫事件,以及有些投资效果可能相当的差,为以后的风险扩大埋下了隐患)。但从这可以看出,国家有大量的国有资源可以腾挪,甚至浪费。(1997,2008不同的做法,共同的依托。或者这就是公有经济的优势所在吧)
3.按市场经济规律,不可能全部企业都是亏损的,事实上,有人亏、倒,他亏倒的钱就有其他人赚。有企业死,就有企业生。(只要没有碰到国外企业灭顶式的竞争,不可能99%的企业倒呀。你见过那个经济危机严重时,有国家的企业倒60%的吗???)尽管有的学者惊叹国有垄断企业和势力在进一步掠夺民企的生存空间,或是在进一步走向权贵资本主义,或是在向计划经济倒退(我也很同意这种担心),但是不可能垄断所有地方。在原来国有小企业生存不了的空间范围,相信国家不会再进入。
从这三点来分析,我也对国有经济的这种扩张趋势感到失望。但是,1偻所说的危机是不会出现的(我是说,我的意思有二点:1.没有这么快出现,理由:中国不是苏联(改革时一下把国有资源变光了),手中还有大量的国有资源,就算碰到困境,可拿来腾挪的资源还很多(效率高不高且不论,起码可以腾挪多年);2.既便现实经济出现像股市那样的一涨就夸张地涨,一跌就夸张地跌的情况,1楼分析的情况也不会出现,我是说就算有危机来也不会有这么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