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98 1
2010-11-22
                              不当毛毛虫!

 有一种毛毛虫,喜欢排成一支队伍行走,最前面的一只引导方向,后面的只管跟从。生物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次有趣的试验:诱试领头的毛毛虫围绕一个大花盆绕圈,其它的毛毛虫跟着领头的毛毛虫,在花盆边沿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圈。这样,这支毛毛虫队伍无始无终,每个毛毛虫都可以是队伍的头或尾。每个毛毛虫都跟着它前面的毛毛虫爬,周而复始。几天后,毛毛虫们被饿晕了,纷纷从花盆边沿跌落下来。
  这些毛毛虫遵守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先例、过去的经验、惯例,或者说一成不变。它们干活很卖力,但毫无成果。它们的失误在于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盲目跟从,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

述评:其实,人类在许多情况下何尝不是如此。跟从习惯,顺从环境,或者盲从权威,在失去自己大脑判断力的时候,便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一种只有重复没有进步的状态,陈陈相因,"路径依赖",一代人重蹈一代人的覆辙,社会由此而停滞不前。

审视财富增殖及其延续的链条,似乎也可发现类似的现象:有些人家,一代穷,代代穷,穷不思变,安于现状,祖祖辈辈重复着同样的命运。而多数人家由穷到富的转折历程,又往往正是发韧于其中某一子弟的脱颖而出,而这位子弟之所以能够突破既往的因循轨道,又或许是出于他自身或者父辈的某一"决断",或者他因读书离开了家乡,或者他因经商改变了前辈给定的条件。总之,他不再沿袭前人的足迹,于是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片天地。

事实上,要突破因循是很难的,比如一个传统农民,为日常衣食所累,一天不干农活一天就不免饿饭,因此,他只能因循守旧,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都不敢停止劳作;唯有那些敢于咬紧牙关、铤而走险者,不怕摔破些瓶瓶罐罐,不怕过一段忍饥挨饿的日子,豁出去了,才可能挣脱锁链迎来新生,或者第一步就成了城里的打工者,过不久又成了小老板,直至扶摇一变而为富翁、富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22 08:19:42
不盲从,意味着可以不从,也可以智慧地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