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环境经济学
1567 3
2010-11-25
一不小心,参加了这个长达3-4天的大会,听起来貌似规格很高,其实由于嘉宾太多,时间有限,反而很多东西不能说的太细。听众多是本科,研究生在校,行动力尚有欠缺。缺乏insight,当然,作为启蒙来讲,也是达到了一定目的。

挖个坑,抛砖引玉。我的报告随后奉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26 09:24:17
等待lz报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1:08:55
报告:

1. 能源与交通

这个题目由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交通部官员,北京化工大学的教授已经电动车领域风险投资人等报告。主要内容都是围绕怎么提高目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或者通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气(沼气)汽车等。而对解决交通拥堵等等,只字未提。

点评:当北京市每天都增加3000多辆汽车时,恕我悲观,我实在看不到有什么解决办法。就算是全部电动,拥堵也无法解决。大家有没有觉得,公路日益拥堵,就连地铁也一天比一天挤吗?国家把发展汽车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那就必然承受拥堵之痛吧。

2. 企业社会责任:

这个话题现在越来越热,也有不少企业家现身说法。论坛上有位博洛尼建材的老板,大概七十多岁了,给大家看他开私人飞机,打高尔夫的电影,然后说他怎么种树,怎么可持续发展云云。就在这时,廖晓义女士(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创始人,著名环保人士)拿到话筒反驳这位老板,言辞中充满激情,呼吁大家不要学习美国式高能耗,高污染的生活方式,什么高尔夫,私人飞机,私人游艇,都是非常不环保的。真环保绝非如此。

个人觉得,廖老师说的太好了,乃环保界之良知啊。不然,可持续发展论坛,就被这帮企业家用来“漂绿”自己了。

3. 建筑与生态城市:

概念层面的东西居多,没谈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绿点高科,北京天普旗下的绿色建筑咨询公司,派了个二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还是所谓的CEO,给下面的听众放了几个绿色建筑的PPT,就算是发言了。有个参与天津滨海生态城的荷兰建筑师讲生态城市,当说他们原来在社区改造中发现,不能一概推到重来,二要循序渐进,逐步改造,某个既有的部分都发挥着其社会和生态作用,这时,他提到了大学附近的城中村,提到“urban villiage”时问他的翻译,翻译不解,绿点的CEO居然拿起话筒说“他是指生态社区”,我撅,糊弄人嘛,还是以为台下无人,真是无知者无畏。

亮点:香港绿色环保协会的老爷爷,讲话非常激情,也很有道理,注重与现实的结合。他讲话的要点:

机会:1. 能效提高及相关培训市场(清洁煤,新能源的电能存储,生物质能源等)。 2. 建设绿色公共建筑(学校,图书馆,医院,幼儿园),从小影响下一代,逐步培养热爱环境的社会文化。

4. 气候谈判:
中国参与联合国气候谈判的官员也来了,但是发言就是新闻体,恕我水平低,没听出什么新意,全是老是长谈。坎昆会议,恐不能期待太多。CDM市场何去何从,不是很乐观。

我的看法:

我们问题在于国家层面,以GDP为纲,而不是解决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发展层面,就是资源的过度集中,集中在东部大城市,发达城市,于是人们都涌入这里,造成环境负担,交通负担,资源承载力与人口增长失衡。价值观上讲,钱权至上,道德缺失,价值沦丧。廖老师说的是对的,应该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应该有人过自己内心喜欢的田园生活,去农村发展。国家应该帮助人们重塑多元的价值体系,重新分配过度集中的教育,资金,文化等等资源,让社会,国家整体协调的发展。而对于某些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而又意义重大地方,根本就不应该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如果全国都同高速高铁了,都是高楼大厦了,都是车谁马龙了,那去哪里找一方清净的圣土,探寻自然的真谛呢?例如青藏高原及其边缘的生态多样性地区,就应该予以保护,生态功能放在第一位,东部发展经济,也有赖于西部的生态功能。应该采取转移支付的机制发展,而不是把东部的污染,淘汰的落后产能转移到西部去污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0 05:34:36
真实反映,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