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高等教育的环境,个人以为,需要权衡4个因素,1专业师资。2学校品牌/校友资源。3所在地点/区位/文化圈/城市定位/国家等。4同学/尤其是本地土著同学素质。
因此,个人以为,“港大”可能没有前面几个同学说的那么好。1专业师资和2学校品牌/校友资源一定是不错的。但3和4一定要商榷了。而且,我认识的一些年轻人,在香港的大学本科毕业后,纷纷还是回归北上广了,留香港的极少,当然,也有一部分继续“外流”,去了加拿大、澳洲和欧洲,等等。
此外,个人以为,从区位经济发展,和交通走廊(交通圈)经济学理论来看,香港的衰落正在进入“加速阶段”。看看97以来香港交易所和所谓香港商业经济圈以及香港地产走向的振荡轨迹,可见,就在我们这代人所在的时代,未来15-20年前后,很有可能,香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很可能落后到重庆、成都、大连、长三角2级城市以及乌鲁木齐(南疆喀什)等新兴经济增长极城市之后。
至于本地/土著的同学资源,香港人的“本地情结”还是比较强的,虽然不如我国台湾或韩日一些岛民情绪那么重,但显然,“小市民文化”“傍富文化”“拜金主义”以及“殖民地文化”等,占据着这一城市的高等教育人群的主流思想。这些“次主流文化”必然严重损害港大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