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1067 28
2010-11-29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以其明晰的组织架构闻名于各类宏观教材,但小弟阅读时发现所谓的中级宏观怎会如此简单?并且为何原来所学高鸿业的初级宏观经济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些理论,诸如国民收入决定的乘数效应、**购买的挤出效应、以及IS-LM-BP模型等等内容都只言片语或是压根不出现,难道是这些内容有无都不影响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架构,还是作者有意回避一些内容使整本书看起来整洁明晰?还请各位大侠指点一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29 18:53:47
想想,老外编书要与中国一样的话,,,我们还叫中国特色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9 19:00:12
一直想说这个问题呢。我和楼主同感。我现在也在看一些国外的经典教材。目前在看米什金的货币银行学也是很出名,我在看,感觉和你有一样的地方
第一感觉就是框架很好
第二就是知识体系太全了导致章节和页数太多,基本上是国内的货银书的两三倍厚.
第三,就是对每一点知识的讲解太浅,基本上就是名词解释一下加上一个历史图.反正我觉得如果我是第一次学这课的学生,看了这书,肯定还是很多知识不明白。

我可能还习惯了国内教材的体系
先名词解释,再说理论的前提背景、理论的主要内容、推导、优点及缺点。

我困惑的是国外在用这本书上课是如何用书的呢。书的知识全但是很浅。是不是教师布置学生自己下去找资料看,还是给学生相关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9 19:04:14
像中国的货币银行学这门教材对于金融市场和股票债券的知识,一般都只是点到为止。我感觉是因为会有证券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会讲到。不会在货币银行学中讲到太深。但是米什金的书就专门有一章探讨有效市场理论和随机漫步是否成立。这让我上起来很头痛。才大二的学生,对于股市没有什么了解,要讲有效市场的成立的确过于抽象。我感觉这块还是放在证券投资学一书的后部分讲为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9 19:08:04
想想,老外编书要与中国一样的话,,,我们还叫中国特色么
=========
同意你的前一半部分话。的确编书要各有特色,都一样就没有意思
不过我还是好奇,国外是如何用这种教科书的呢。可能是我习惯了中国教育,认为教科书应该尽量细节些。
但是国外的人上课,也是要一点一点的基础知识来学啊。那他们在用这些书时,如何来用

我看了人人影视翻译的国外公开课系列,感觉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希望和大家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9 19:36:37
说实话,曼昆的教材,我还是偏好那本经济学原理,而那本宏观经济学有点尴尬。

原理给大一的上,《宏观经济学》作为初级给大二的上,中级给大三的上。问题是,有必要在入门级和中级之间加上一个初级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