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60 4
2006-07-02
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说,不能将提升消费的期待全部寄托于收入提升,更要关注非收入因素,要致力于增强居民个人消费安全感和消费信心。这是邱晓华在29日举行的中国国情论坛上表示的。

  邱晓华说,“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未来预期不确定性、公共服务缺失和信贷消费水平等非收入因素制约消费提升。

  统计局数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开始低走,从1991年的61.8%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相比同样收入国家,非收入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的消费。报告称,非收入因素的改善将使得中国国民的消费水平增长40%以上。

  近年中国采取一系列政策改善消费需求和优化消费结构,如全面推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调整收入分配政策,鼓励轿车进入家庭,推行长假休假制度,但政策效果离很多人的预期有一定距离。

  邱晓华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无效供给过剩。在消费品供大于求状况下,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价格稳中有降趋势使消费者产生了新的降价预期,“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使得部分购买行为推迟,造成即期消费不足。

  邱晓华认为,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上涨速度之快超过多数家庭收入增长速度,居民支出结构因之发生很大改变。社会保障机制不到位促使人们考虑收入支出时非常谨慎,预防性心态成了储蓄存款的最大诱因。

  他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占信贷余额比重达1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距离。如果中国居民信贷消费比重在目前基础上有所提高,居民购买力会大大提高。但目前,由于信用缺失等原因,消费信贷扩张面临很大挑战。

-----我们的消费者为什么会缺乏消费信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7-2 22:39:00

增强居民个人消费安全感

人民坚决不再被忽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3 07:51:00

原因在文中已经说明了,预防性心态和信用缺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3 10:14:00
没钱哪里来的信心大量消费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3 13:42:00
反正我也就是钱,所以我也没有信心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