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遇的超景气后,产业将进入后景气阶段。3季度后半段以来,产业正在脱离严重供不应求状态,进入更为均衡的供需格局中。10月已经体现出这个趋势,台湾电子LED、连接器、被动元件、PCB材料、EMS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销售月度环比下降。2011年预计全球电子产品将呈现平稳增长,一方面是基于对主要电子产品需求和缓提升的预判,另一方面库存分析表明整体产业链处于略低于历史平均的健康水平;导致景气回归的力量在于产能扩张,其原因是多数领域今年ROE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综合而言,我们预计2011年景气低于2010年,但好于正常水平。
本次经济危机,产业向中国转移趋势有增无减。中国电子制造优势正从单纯的劳动力成本扩展到资金成本和技术,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小盘的高估值和创业板财富效应,此外,强势的中国制造正吸引国外技术涌入中国。产业转移类公司中,我们更为偏好EMS、连接器等后段产业链的公司,因为这些领域在本轮景气波动中盈利能力并没有过高,景气调整压力将小于其它领域;此外,其中的新上市公司利用资金优势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可提升制程能力,吸引大厂的定单,典型公司包括
歌尔声学、立讯精密、长盈精密等、
得润电子。另一个逻辑是寻找各个领域可能成为新剩者的公司。
技术创新驱动方面,重大的技术驱动将集中在低碳技术与物联网。LED将在2011年底左右进入商业照明起飞的时刻,目前LED照度成本约6倍于节能灯等主流电光源,仅能启动每天20小时以上的照明应用,预计在产品价格下降40%时,每天10小时的照明将具有经济性,这将是一个包含办公、商业和工厂照明的海量市场。40%的价格下降依赖发光效率提升,也有赖芯片成本的下降,建议首选下游领域的国星光电和
浙江阳光,目前芯片已有下降趋势,建议在下跌的后期关注士兰微、
长城开发。功率半导体是低碳技术的基石之一,国内企业在MOSFET正全面崛起挤占外资厂商份额,而IGBT也酝酿集体突破,建议关注
中环股份、
华微电子和士兰微。电池技术是低碳技术的另一基石,电池组寿命、充电时间长等问题在技术上酝酿突破,这是2012年最大级别的创新应用。
触摸屏技术是手持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平板电脑可能成为第四屏而带来需求的触摸屏需求的爆发。近期模组良率难以快速提升将成为减缓产能扩张的主要因素,2010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需求爆发带来的供给紧张局面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建议关注
莱宝高科、长信科技。
电子股估值受到中小盘高估以及产业高景气带动估值水平处于最近10年的最高水平,此为主要风险,所以投资策略上,只能采用相对价值投资价值并建议保持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