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7389 23
2010-12-05
  关于浙大人事改革,论坛议论比较多,众说纷纭。但是改革应该是能够产生更多生产力的改革,那么要么增加要素投入,如教师大换血,要么设计新的激励措施,使存量师资能够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当然国人更喜欢前者。
     高校本来应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应该是有高水平的教师和高水平的制度激励措施,但是一些高校往往只注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却忽略了制度激励措施,即使有该素质人才队伍能够短期内建设起来,那也只是暂时的,一段时间以后,学校固有的文化会使得短时期内建立前的学术队伍同流合污,又成为需要淘汰人才,我们在进行激烈人事制度改革之时,为何不首先使本身原有的资源活起来呢。
       浙大人事改革背后分析:

一、领导想出名,其实教育投入本身就是长期过程,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大换血重塑学校文化呢?
二、学科建设是需要继承和创新的,看见队伍不行就换血,那还搞什么学科建设呢。
三、学校最终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为何仅以科研为指标来评价学校建设呢,其实这本身就是现有教育制度的缺憾,能够搞科研的教书不清不楚的比比皆是,同样教书育人但是却不能搞科研的也大有人在,在改革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搞清楚究竟学校是为了做什么呢?

     对于改革,我还是赞同的,但是怎么改。anyway,反正中国人多,那就继续换血吧,海龟不行,不是还有名牌大学海龟么,那再不行恐怕只能求助于外星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5 14:56:59
名牌大学海龟不是没有回国的。。只不过回来之后的效果未必就如想象中那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6:02:30
            如果“海龟”和“土鳖”领同样的钱,“海龟”也意愿回来,这次改革算是成功了。
       “海龟”们愿意吗?经常看到的国内情况是,这些人频频跳槽,哪一个给的钱高,就往哪一个大学跑?这给我一个感觉,他们不是发展什么学科建设,而是为了“发展经济”?
      所以这次改革的唯一好处是:这次浙大的领导有政绩了,不过用的是公家的钱。等钱用完了,这些人也就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8:03:31
收入是很多人要考虑的问题。。。能在其他地方混得下去的人,一般想不起回国。当然,确实有人以兴邦为己任,但回到国内一看,情况不是想象中那样。即使一开始有一些激情,后来渐渐衰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21:22:01
yu_guorong 发表于 2010-12-5 16:02
                 所以这次改革的唯一好处是:这次浙大的领导有政绩了,不过用的是公家的钱。等钱用完了,这些人也就走了。
这一定是浙大领导搞改革的原动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02:10:28
不管如何改革,制度因素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设计一套良好的制度,即便暂时引来了人才,最终还是会流失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