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2-9 07:42:14
一百年中国也能达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07:33
这不是300年和30年的长短问题,当年清华、北大、南开、复旦等学校学习西方高校建校经验时,时间也不长,但为什么那个时候的高校就可以搞的很有特点,正如前面一个仁兄提到的,北大列出的名单也很让人吃惊?为什么?如果有人说是国人不行,那为什么春秋时期会有百家争鸣之现象?
所以问题不在人不行,不在经验积累少。
MIT第一次推出网络课程的时候,确实很难判断对教育界的冲击有多大,现在看来,如果这一活动继续开展,那么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冲击应该会很大。既然上面没有动力改革,那么就看看下面的力量是否足够推动改革的逆向进行。
我很期待,也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10:49
这就是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12:45
初级阶段,奋斗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15:06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16:37
其实把课堂录音或视频公开本身也是对老师的一种监督与激励,免得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就知道胡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18:52
正在品读,确实是好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20:47
教育制度   导致了许多的弊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22:52
意识形态领域暂且不论,拥有资源,却墙外开花,确实杯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22:55
不是名人教学也不一定比所谓的名校教的烂。。。
LZ有点偏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23:59
还念北大“兼容并包”的时代!
可惜中国已无蔡元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36:24
中国的教育制度需要大的变革,可惜我上学的时候没有这么多的公开课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40:20
讲的好,非常精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43:54
自由与民主是现在最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44:20
没办法,已经缺失了信仰,还能依靠什么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209639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46:55
确实很吸引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50:06
个人认为应该是:找好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动不动抗大旗树大义,教育需要自信。不过,教育去行政化一直都是高呼的口号,不过好像就只是口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52:40
听了部分公开课,有一部分估计我们这里不会让讲(如讲历史,很多部分我想我们这里老师是不会说的,除非你想和袁腾飞一样),有一部分道理一样但讲得不一样(如讲博弈论),有些你只能看书,因为这里老师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讲(如听他们讲哲学伦理)。
记得上大学时我们老师讲自己的上课经验,他通常是只要有课就自告奋勇拿起书边学边讲,讲几次自己就会了,自己还成为学校这个方面的元老。当时我边为这位老师的学习精神和聪明劲感动边想,靠!便宜你一个,毁了几代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54:45
跟风,前途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55:11
中国的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需要吸取西方的长处。国内讲美学讲哲学等等没有牛人?肯定大有人在,只不过你敢随心而为地去讲么?很多有才华的学者也只能“内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55:32
官本位盛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55:55
中国教育还得努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59:34
毕竟国外是国外,国内的教育虽然不是很令人满意,但这也是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所以这也是差距所产生的原因。这只是个人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9:00:05
不要比了 没法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9:00:44
首先就是大学体制问题,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体制行政化,研究项目和经费层层审批,且课题内容早已由XX指定,有歌功颂德之嫌。国内填鸭式的教育,注重考试分数和死记硬背内容,而不是鼓励逻辑思考和创新思路。严重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就是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本来教育资源稀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每年扩大招生人数,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是教育质量的下降,严重加重就业压力。更加增强急功近利的心理,以就业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个人能力和知识素养的的提升。其次,国外学者对科学的那种执着和坚持,以及以兴趣为基础的研究。国外学者能够在崇尚自由、民主的环境下,十年乃至几十年磨一剑。国内大家都是混口饭吃,有几个真正做学问的人。当然也不能排除国外也有很水的学者,但那不是主流。国外在学术圈混混的很少,因为不论在论文发表、同行评价以及教授聘用等等方面一系列的制度在发挥着淘劣择优的作用。再者哲学、经济学等很多学科大多是从国外引入的,难免存在外强内弱局面。但重要的是要有发展和进步,而不是成为一帮所谓砖家和叫兽的名利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9:03:50
相信差距,而且不是一般的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9:04:35
为什么教育中的问题显而易见,却鲜少有权势的人提出来呢?难道怕触动了某种根深蒂固的制度?制度不是借口,而关键是有没有决心改变这种现状。我们的差距主要是创新能力的不足和教学模式的死板。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年两年可以解决的,但我们不能看到了和别人的差距而不去改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9:09:29
差距确实很大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9:13:15
差距确实是存在的,努力是必需的,但是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只是一味的模仿,早已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精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9:14:47
改革中的最大失败就是教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