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大学体制问题,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体制行政化,研究项目和经费层层审批,且课题内容早已由XX指定,有歌功颂德之嫌。国内填鸭式的教育,注重考试分数和死记硬背内容,而不是鼓励逻辑思考和创新思路。严重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就是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本来教育资源稀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每年扩大招生人数,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是教育质量的下降,严重加重就业压力。更加增强急功近利的心理,以就业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个人能力和知识素养的的提升。其次,国外学者对科学的那种执着和坚持,以及以兴趣为基础的研究。国外学者能够在崇尚自由、民主的环境下,十年乃至几十年磨一剑。国内大家都是混口饭吃,有几个真正做学问的人。当然也不能排除国外也有很水的学者,但那不是主流。国外在学术圈混混的很少,因为不论在论文发表、同行评价以及教授聘用等等方面一系列的制度在发挥着淘劣择优的作用。再者哲学、经济学等很多学科大多是从国外引入的,难免存在外强内弱局面。但重要的是要有发展和进步,而不是成为一帮所谓砖家和叫兽的名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