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9909 10
2006-07-08

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有如下关系:实际汇率=名义汇率*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不难发现,这一公式是从购买力的角度得出的。曼昆在得出这个公式时,举 了一个例子:假定美国和日本有一类型的汽车相似,在美国购买一辆这样的车的价格为P,在日本购相似的这种车的价格为P*。由于实际汇率衡量的是两国物品和劳务的相对的相对价格,名义汇率是两国通货的交换比率,因而实际汇率=名义汇率*P/P*。但是,用哪一指标来衡量这个物价水平呢,GDP平减指数还是消费物价指数?有那些因素影响我问的选择呢?被我纳入考虑范围的因素有这些:两国的商品结构及其质量,两国的开放程度,跨国交易过程中新增的费用如运输费用,保险费用等。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这个公式也不是很准确的。不过,现在我的思路来没完全理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7-8 21:20:00

我对这个问题也一直没有搞明白. 我认为这里的价格水平不是通常意义的价格指数,如GDP平减指数或CPI. 举个例子.一辆汽车在日本卖240000日元,在美国卖1万美圆,美圆名义汇率是120日圆.那么美圆的实际汇率=120万/240万=0.5. 但是按照价格指数计算则得到不同的结果. 不妨假设用GDP平减指数来表示价格水平,都用2000年的价格水平作为基年,再假设日本的价格水平为1.2, 美国的价格水平为1.5, 则实际汇率=名义汇率 X 美国价格水平 / 日本价格水平=120 X 1.2/ 1.5=66.7 这与前面按照产品相对价格计算的结果相差千里.

MANKIW 对这里的价格水平语焉不详. 但我想肯定是不能用GDP平减指数或CPI 这样的价格指数的.因为这种价格指数只能代表各国的通涨水平,而不能代表各国货币的购买力的对比. 那么到底这里的P是什么? 是不是选取一个产品篮子, 然后比较同期内这个产品篮子在本国和外国的总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8 21:23:00

个人理解,在以间接标价法为前提的情况之下,P为本国商品的价格的加权平均值,而P*是代表外国商品的价格的加权平均值。

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本身就是建立在这几个假设前提的基础之上的:1.假设商品能被自由交易,且不计关税、配额和赋税等交易成本、2.用于商品,却忽视了服务,而服务恰恰可以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差距的空间。3.除了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差异之外,还有其它若干个因素影响着汇率,这些因素购买力平价都没有考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8 21:23: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9 00:38:00

你的那个公式rer=ner*p/p*,这里的p和p*是绝对价格水平而不是相对价格指数。而gdp平减,ppi等都是价格指数,是以当期价格除以基期。

由于价格水平难于衡量,而我们只有价格指数,因此通常来看我们都会用相对购买力平价说而不是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来衡量汇率是否高估或低估。其公式为:s/s基期=(p/p基期)/(p*/p*基期),而小括号里面的便是cpi等物价指数。

若想求均衡汇率,有beer,reer,balance of payments等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9 00:41:00
若要求,中美的当前汇率,我们可以以1994年作基期,基期汇率可知,两国cpi可知,可以算出当前的汇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9 00:42:00
若要求中美的当前汇率,我们可以以1994年作基期,基期汇率可知,两国cpi可知,可以算出当前的汇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