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佩雷尔曼
16岁时,他拒绝了美国耶鲁大学20万美元的奖学金和住房. 中学时,佩雷尔曼在国际代数和几何奥林匹克竞赛中创造了至今没人超越的有史以来最高分——满分42分!美国耶鲁大学拿出一套住房和20万美元的奖学金,向只有16岁的佩雷尔曼发来邀请,但出乎意料的是佩雷尔曼竟然拒绝了他们:“我并不需要别人给我住房和奖学金! ”
26岁时,他拒绝了欧洲数学协会决定颁发给他的100万美元奖金. 几年后,佩雷尔曼取得了一些足以引起世界关注的成就,经常被邀请到国外讲学。1992年,欧洲的一家数学协会决定要为他颁发一项100万美元的奖金,但佩雷尔曼只在电话中用了一句“我暂时不需要那些”给拒绝了。
40岁时,他拒绝了被称为数学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和100万美元奖金. 佩雷尔曼不屑于按研究所的要求在指定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而是将论文刊登在网上档案馆,用“就是这样”几个字加以简单概括之后就不知踪迹。整整四年,没有人知道他究竟隐居在哪儿。
2006年,学术界将佩雷尔曼列为数学诺贝尔奖“菲尔兹”的得主,人们千辛万苦地找到了他,然而当西班牙国王在3000名世界一流数学家面前,准备为佩雷尔曼颁奖时,经济拮据的佩雷尔曼却在巨大的荣誉和奖金面前缺席了。
44岁时,他再次拒绝了“千禧年数学大奖”和100万美元奖金! 作为“千禧年数学大奖”的唯一得奖人,相关机构辗转找到他的住处后,在门前贴了一张通知纸条,然而佩雷尔曼发现这张纸条后,却连房子都没有进就直接去了母亲家,在母亲的“保护”下继续过他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