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80 8
2006-07-11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 width="99%"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vAlign=top align=left width="51%">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TD>
<TD>
<DIV align=right></DIV></TD></TR></TABLE></TD></TR>
<TR>
<TD vAlign=top><FONT size=2></FONT></TD></TR>
<TR>
<TD vAlign=top colSpan=2>
<TABLE width="100%">

<TR>
<TD width="8%"></TD>
<TD></TD></TR></TABLE></TD></TR>
<TR>
<TD></TD></TR>
<TR>
<TD vAlign=top>
<TABLE>

<TR>
<TD>
<DIV> </DIV>
<P>  <BR>  <FONT size=5>  新华网北京8月2 5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25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作关于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时说,造成当前煤矿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BR>    安全生产工作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加剧了煤炭供需紧张。在这种形势下,煤矿普遍超能力开采,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对此我们估计不足,缺乏有效应对。二是乡镇、民营等非国有煤矿大量增加,且多数仍采用落后的采煤方法,普遍用人多、劳动生产率低,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对这些为数众多、技术力量薄弱的非国有煤矿,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生产技术指导。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煤炭行业,煤矿井下一线工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大,ZF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用工管理和培训工作没有跟上,许多人未经培训就进入高危环境作业。 <BR>  行业管理弱化,安全监管体制不顺。地方和企业普遍反映,近年来煤炭行业管理弱化:一是行业规划和发展政策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炭精查储量和新矿基建投入不足,对现有煤矿的技术改造和安全投入也没有跟上。二是原有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技术规程、设计规范,已不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但没有得到及时修订。三是煤矿安全基础研究薄弱,对预防和治理瓦斯突出等灾害缺少有效的技术支持。 <BR>  地方和企业还反映,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不顺,机制不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安全监管体制和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一是国家监察、地方监管的体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职能交叉、权责不明、多头执法的问题。二是煤矿安全生产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证照,这些部门在证照管理和监督执法等方面统筹协调不够,联合执法机制没有形成。三是经济管理与安全监管缺乏协调机制。有的地方管安全的要求停产整顿,管经济的要求保证产量,部门之间互不通气,造成经济管理和安全监管脱节。四是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部门忙于事故处理和突击检查,对吸取事故教训、加强事前防范、防止同类事故反复发生,缺乏有力措施。 <BR>  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安全生产还没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际工作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淡薄。一些地方领导只重生产,轻视安全,把安全生产工作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一些企业负责人没有把维护职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受利益驱动突击蛮干,强迫职工超强度劳动,甚至进行奴役性生产。不少职工也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能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BR>  值得补充的是:煤矿与ZF职能之间贪污腐败严重,许多煤矿在安全设施不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ZF职能开绿灯。还有就是个体矿主不愿意为更新技术、优化安全设施耗费大量的资金,出现有钱不用、无钱想用的怪现象,最终导致事故频发不断。</FONT></P>
<P><FONT size=5>  建议</FONT></P>
<P><FONT size=5>  鉴于以上问题,煤矿生产不利于市场产业化,也不利于国有独立产业化,因为独立产业化的煤矿企业形成了独立自主,信息闭塞,各自技术信息不能协调,资金周转不灵,优化安全设施和培训技术人才力量薄弱,抗风险能力薄弱等能力。因此,煤矿生产可以实行产业化生产,但不可以产业化管理。</FONT></P>
<P><FONT size=5>  在国家统一服务行业经营的模式里面,可由国家煤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进行安全设备配置和人才技术配置,将安全生产优良、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的煤矿公司公开来,让其它落后的煤矿进行学习,取长补短,将落后的设备和技术跟上来。安全设备配置和技术配置所需要的一切资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提供。煤矿管理人才的待遇和奖金由国家ZF颁发,只有煤矿生产线上才能实行单项目承包,保持生产效率提高。其它管理人才一律定为国有职工。<BR>  这样的模式就好比国家ZF就是所有煤矿公司的大老板,所有煤矿公司不过就是国家的分支生产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掌控煤矿的营运网络已及生产网络和安全网络,只有一切全在掌握和控制之下才能合理的配置。每支生产线上的安全系数是多少?生产效率系数是多少?营运销售状态怎样?社会对煤炭需求量是多少?只要这些数据都在掌握之中,才能谈资源配置。国家ZF置身事外的生产方式和配置方式永远都是盲目生产和盲目配置。  <BR></FONT></P></TD></TR></TABLE></TD></TR></TAB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7-12 00:03:00
最需要文明提升的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2 01:24: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2 15:23:00
加强社会主义文明教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2 15:24:00
以下是引用equal在2006-7-12 0:03:00的发言:
最需要文明提升的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2 23:43:00
对于问题的原因分析方面我表示同意,但是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不行了,国家有那么多的钱拿出来吗,国家有必要拿出来那些钱吗,实施的这个方案能够解决问题吗?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个方案合乎实际情况吗,考虑了这些你就知道该不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