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出“空手套白狼”的闹剧。
日前,随着唯开通信(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唯开”)部分仓库被当地的湖里区人民法院查封,由于涉嫌骗取贷款近15亿元,厦门市政府介入唯开事件的调查,这幕上演5年之久的“闹剧”终于逐渐被揭露出来。
《第一财经日报》从在唯开工作长达五年的中层人员昊天(化名)处获悉,唯开从进入中国市场第一天起,就基本没有投入过资金,凭借着娴熟资本运作手法在中国搭建起一个“空中楼阁”。
在近五年时间里,唯开高层频频更换,产品规划失当和本土化策略的欠缺,最终导致这座空中楼阁的坍塌。
空手套白狼
唯开故事的源头是香港中桥电子组建的厦门中桥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厦门中桥”)。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厦门中桥已是中国传呼机市场的老大,并拿到了当时堪称稀罕的GSM手机牌照,与厦华、夏新并称厦门手机“三剑客”。
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厦门中桥杨姓总经理因为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国家出口退税被立案调查,这位杨总随后抛下厦门中桥而外逃。
“当时厦门中桥也是响当当的企业,当地政府自然不想它就这样关门,积极从各个渠道寻找下家。”昊天说,这时候韩国VK株式会社(下称“VK”)出现了,当时VK承诺信产部在中国建一个手机研发中心,让VK得到中国手机市场的入场券。
2002年3月,VK与香港中桥电子就合资成立厦门中桥一事达成协议,以股权转让方式,VK持股80%,香港中桥电子则保留20%的股权。VK成立于1997年9月,是一家专业研究、开发、生产手机及锂聚合物电池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此次是VK首次进军手机领域。
“空手套白狼的技巧就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昊天透露,VK先将厦门中桥收归旗下,然后利用厦门中桥的资产到当地湖里区农业银行贷款。其中当时在厦门中桥负责财务的王荣彪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自己的关系网高估了厦门中桥的固定资产。
这样一来,厦门中桥合资公司完成最初的资本运作,而VK不费“一枪一炮”将厦门中桥收归旗下,收购资本几乎全部来自于当地银行。
高层频频变换
可能连VK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切会来得那么容易、那么快,以至于在中国手机市场战略都没有时间布置。因此,借用中国本土力量自然成为必然选择。
2002年5月,深圳天音操盘手马汉勇带领旗下十来号人马入主厦门中桥,开始大张旗鼓做中桥手机,并在9月推出几款新品。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双方的磨合等各种原因,马汉勇在当年12月又率领原班人马离开厦门中桥。据悉,当时厦门中桥在全国有27个代表处总经理,马汉勇一下子带走了13个。
2003年初,唯开董事长兼财务总监安赞柱出任公司总经理,调整公司结构,并用长达一年的时间重新组建了中桥手机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2003年11月,LG通过控股的子公司山东浪潮乐金,先收购香港中桥电子手中20%的股权,然后两次受让,在2004年2月直接持有厦门中桥34%的股权,厦门中桥变成了纯韩资控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