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要求似乎是美国特色。从学士论文到博士论文,都好像有无形的字数要求。据学长传说,博士论文在一些学校要1000万字才行。我惊叹之余还是惊叹。后来碰到一个文科博士生,一人问:写多少了?曰:4000多万。旁边一人笑着说:看来基本搞定了。这博士生说:才开头。
后来这个字数要求居然衍生到审稿领域。美国经济评论长期以来,要求审稿者写50000字以上意见。其实很多论文只需2句话就可以毙掉。要写50000字,无非是折磨审稿人而已。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参加审稿,写完2句关键意见,然后经常被逼着寻找错别字或者修辞错误来填满50000字的空隙。所以啊,大家以后发现有人给你纠正错别字,大部分情况下,是满足编辑部审稿要求。不是这个审稿人太认真。
现在偶然发现审稿要求变了,只需要30000字以上了。估计编辑部的人现在也知道,一些情况下写太多无济于事。出了浪费时间,还是浪费脑力。
========================================================
发现后面回帖的,居然有一堆人感到审稿很难,匪夷所思。事实上,小学二年级是某种形式上的独立审稿开始。非独立审稿,其实是在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的。就是一片论文,班主任让几个人各自审,然后综合一下各自审出来的问题和优点,形成一片报告。某种形式上的独立审稿,就是不需要几个人审了,我审完后,基本上就可以用了。当然,我不是名义审稿人。原因大家都知道的。
其实,看懂美国经济评论上的90%的论文,有诀窍,很简单。就是看一遍伍德里奇的计量(这书就是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准备的,缺数理统计知识的话,直接看后面的附录就可以了)。我小学一年级一开始,就花了半个学期啃完了,然后发现大部分论文都可以看懂。等到经济学理论学完,美国经济评论论文关于计量之外的内容也基本问题不大了。除了少数理论性特强的外。大家都知道,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以经验计量为主,看完伍德里奇的书,都能写这样的论文,你说要看懂论文,岂不是太简单了。
其实美国经济评论就是给小学生看的。我们班主任在第一堂课就说过,现在你们的水平只能看美国经济评论,这刊物就是给你们这样的人看的。等到了中学阶段,我是不允许你们再看这类杂志的,你们必须独创。
其实要发美国经济评论,都不需要全看懂伍德里奇的书,只要会用软件就可以了。你不信?我知道大多数人不信。但事实就是如此。这论坛上都是说的人多,真正看书的人少。这就是美国特色。你要是能真正看完伍德里奇,计量水平已经远远覆盖99%的美国经济评论论文。还有1%是理论论文啊,或者马克思论文。这些不是你我能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