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2-27 16:46:03
所谓中国模式很大一部分是国人自己给自己的发展下的一个定义吧 前面一个回帖不错  以前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把很多矛盾压下去而形成的  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人民基本的温饱能得到满足(这里所指的饿不死人),也正是矛盾激化到一定的地步时候,所有的问题都显现出来了,包括现在的房价,严重通货膨胀,贫富差距太大 政局不稳定,百姓对**不信任   而最近的周边局势紧张更是在考验**的能力   所以说2011年真的是考验执政党的能力的时候,结果怎么样 我们拭目以待吧  明年的这个时候才见分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7:05:42
楼主在不断地叫卖自己的帖,既然好帖何不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让论坛的兄弟姐妹们可以从别人研究的观点上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7:27:37
下来看看有何高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7:40:57
中国模式是什么?是真正的特色,还是走别人走过的路?“中国模式”这一命题是否存在、成立否等都还值得商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7:51:44
搞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8:35:33
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走对了那叫优越性  走错了那是偶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8:47:40
不改革不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8:57:04
房价不降,经济结构不转变,中国模式将很难持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9:04:05
我们压根就没有模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9:21:50
这个中国模式更像咱们国内学术界喜欢捣腾个什么模型一样。。。。。看似漂亮,其实无用!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9:33:33
不妨向三十年前看看 那时的困难比现在 是多一些还是少一些呢
反观西欧 日本 社会发展得没有问题了 连症结都把不住 切入点找不到 全民不是躺着等死就是躁得发狂 导致政局钟摆不定 经济徘徊不前 大家都喊变革 动了谁的奶酪都抗议
伟大领袖早就意识到即使成立新中国 问题还是不断 所以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设计师也早就意识到改革会 且必然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 也早打了招呼 但大方向不能动摇
还是那句话 咱们现在玩儿的 没有先例可循
咱们的模式 也不是放诸四海皆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9:51:17
这玩艺还要钱,不厚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9:51:52
不知掉我国能保持多少年的快速经济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9:52:22
中国模式仍面临严峻挑战
原题:“中国模式”的未来——专访黄靖教授;作者:叶 蕴
作者:黄靖
来源:南风窗
来源日期:2009-10-12
所谓一个年代的定义,似乎都是那个年代的休止,而非开始。经历了数十年所谓的后现代化,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预测至今影响深远——20年前,这位日裔美籍学者的论文《历史的终结》(The End of History)说,历史已经走到终结,西方的自由民主理念已经战胜了所有的对手,民主资本主义社会将最终统治整个世界。“福山主义”最念念不忘的,是把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巨人,纳入西方世界的版图。  但走过20年,“休克疗法”后的俄罗斯,似乎变得更加专制独裁;实施渐进改革,坚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正慢慢确立其独有的“中国模式”。从本世纪初“中国模式”概念兴起以来,学界的讨论此起彼伏、著述汗牛充栋。在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新一波“中国模式”的讨论也更为引人瞩目。就此,本期对话栏目邀请黄靖教授发表自己的看法。
  黄靖教授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资深中国问题专家,去年加盟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黄靖教授祖籍山东,在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顶级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目前,他也担任新华社资深国际经济分析师以及中国国际与战略基金会的顾问。
  中国模式受到根本性挑战
  《南风窗》:经历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似乎相比起其他国家,其损失来得要小些。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黄靖:中国模式的存在是谁也否认不了的现实。但在当今困局下断定中国模式的优势,似乎为时太早。而认为中国这次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比较小,也是不确切的。
  首先,中国的发展模式目前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直白来说,中国经济上的成功,其实是借鉴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或者称东亚模式——通过对外开放,靠吸引外部投资、扩大对外出口来拉动经济高速发展。因此,源源不断的外资投入和开放繁荣的外部市场,是东亚发展模式得以成功的两个必要的外部条件。就中国而言,对外出口虽然占GDP比例不大,但外资的不断涌入和与外贸相关产业的发展,却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这两个外部条件都受到很大打击。外资投入锐减,而各国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的核心,就是要保护和刺激本国的经济发展。即便经济复苏也未必能解决目前保护主义兴起的趋势。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现在看来还是成功的。但是否能够推动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变,现在还很难判断。所以,中国目前所面对的挑战依然是十分严峻的。
  第二,中国累积了很多外汇储备。原本几十年发展经济而积累的财富,如今却变成别人绑架自己的工具。这导致中国整体经济危险度很高,更容易受到自己很难掌控的外部变化的威胁,这也是一种极大的潜在损失。
  第三,目前的经济危机延缓了中国必须进行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及其配套措施。比如,中国的金融体系还很落后,经济结构也不合理,投资推动所占GDP的比例过大,而且一直不断提高。2001年,这个比例突破35%,2007年是 55.6%,去年高达57.3%。
  投资比例过大至少造成两个严重问题。首先产能过剩,其次是就业市场和就业层次长期停滞不前。虽然年均增长率高达9%,但中国的“实质就业市场”(Meaningful Job Market)发展十分缓慢,有社会保障和发展前途的就业机会增长不到1%,实际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我们看到一方面千百万农民工进城就业,另一方面大学生学非所用、“低质量”就业十分普遍。更重要的是,相当一代人的就业生涯不会有提高,可能从17岁到47岁都是做同样的低技能工作,工作技能没有提高,更谈不上更新换代。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
  并且,一个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到经济发达阶段的根本衡量指标是第三产业、即高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起飞后的20多年里,都不同程度地将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45%~50%以上。中国经过30年,比例现在才勉强达到40%。而中国第二产业一直比重过大,目前仍然高达50%。两高一低(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状况一直没有根本的改善。
  因此,这次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它不仅给中国的发展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挑战,而且充分暴露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弱点和硬伤。
  《南风窗》:按照您的说法,中国模式实际上是很脆弱的,那何来人们一直议论这个模式的优越性呢?
  黄靖:虽然中国模式的弱点和硬伤都很明显,但整个中国经济实体还是很强大的。其实这次金融危机也给中国提供了巨大机会。实体经济的抗压性比较大,恢复的基础强、速度快。
  在经济危机中,中国最关键的优势,恰恰是**对经济的干预强而有力,这是其他西方国家所没有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家保留对这些产业的垄断和控制,是一种发展的阻碍和桎梏。但到了经济危机的时候,反而变成了控制局面的优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9:52:45
《南风窗》:危机过去,这个优势会不会又是桎梏,这个问题不能不考虑。即使在应对危机方面,人们对这个优势也不是没有疑虑,比如说对民生和就业重视不够,中小企业生存艰难。

  黄靖:是的。**对经济的强力干预颇符合目前部分人士的一些主张。如维持社会公平正义;加大国家对分配的干预,保证弱势群体不被过分剥夺;保证强势团体不对资源作过多掠夺等等。这种主张类似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但是,欧洲的各种社会民主党的执行力并不强。他们通常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时期得势,经济一旦转衰则通常是保守党上台。

  如果说,国家干预对目前的民生和就业等问题并没有显著效果,其实这反映的是一个根本的原理: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仅仅靠国家行政干预来保证正义、公平和正当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国家干预本身的正当性就很难保证。新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但过于理想化的建议执行起来容易走火入魔,往往形成灾难。这是有深刻历史教训的。

  因此,经历金融危机后,对于是否要保持甚至加大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我本人持否定的观点。现在要做的,恰恰是要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否则,危机过后,强力的国家干预将成为经济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将造成致命影响。我们知道,推动经济的两个动力是竞争和创新。竞争的公平、合理、透明,是激励发明创新的基础。然而,垄断经营不仅大大破坏了这两个动力,而且必然导致分配不公平、以至社会的不公平。最近民众对中石油用低廉的价格团购房屋反应强烈,表明垄断经营不仅导致了巨额利润,而且已经开始造成了社会的不公。

  实际上,中国国有企业的垄断现象已经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十分负面的影响。例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今年来解决了近70%的就业问题,而这与他们获得国家银行贷款的比例是极其不匹配的。

  “中国模式”的瓶颈

  《南风窗》: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发展模式的核心?您对“北京共识”有何看法?

  黄靖:我们要和其他模式相比才能得出结论。与“华盛顿共识”比较,“北京共识”的三个基本点是:第一,集体、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也就是说,为了整体利益可以损害甚至牺牲个人权利,所谓主权高于人权,就是这个道理;第二,是在这个理念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有经济的自由,但国家有垄断经营的权力;第三,由此建立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共产党的一党领导。

  从社会发展的的角度看,中国发展模式简单来说是先经济后政治。人类社会有两个终极追求目标:繁荣与自由,能同时取得两种目标当然很棒。但问题是,如果不能同时达到两个,只能取其一,我们如何选择?有东亚与拉美两种不同模式。现在证明首先发展自由和民主政治的拉美模式基本是不成功的。我认为,如果一个政治模式不能带给人类社会繁荣,就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模式。

  现在中国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到底能否从经济繁荣走向民主自由?我对此持乐观态度。这个基本的态度和所谓东方、西方文明的区别无关——所谓“亚洲价值”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实现经济现代化是最基本的人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现代化给人带来了两个前所未有的、同时也是不可逆转的好处。

  首先,是个人的经济独立性。在工业化之前,人的经济独立性很差,只能依赖集体和大家庭才能生活下去,中外概莫能外。但经济现代化后,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过一份自己的日子,获得了经济的独立性。

  第二,给了人最大的社会能动性。经济现代化把人类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从脚下(土地)转移到了头上(大脑)。一个人只要学到知识技能,就能移动,从而摆脱了对土地的依附。个人的经济独立性和经济资源的可携带性,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人们不愿意再将自己的权利和意志依附于所谓集体利益和权力,而是要求政治上的独立和参与。所以,经济的现代化必定导致政治的现代化。

  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走向民主政治制度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中国的大城市,政治自由度、人们对政治参与的要求是逐渐增加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会有反复甚至倒退。但大的发展方向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中国的政治转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但是,这个转变应该是渐进的,改良的,而不应该是“革命”性质的。这就是为什么中产阶级的产生和参与至关重要。如果一个社会的主体都是无产阶级,那就如马克思所说,“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但当社会主体是中产阶级,政治参与的首要目的是要保住自己的资产不受侵犯,比如一座房子两台车;然后是平等的权利和发展机会,其政治参与就大不一样。尽管很坚决,但绝不激进,而是渐进的、改良的。因为在最终意义上,中产阶级和执政者的利益是一致的,都希望安定团结。有些东西争取不到也不会硬拼,因为他们懂得完全剥夺别人的权利也就等于放弃了自己不被剥夺的权利。在长期的讨价还价状态下,最终就达到目的。这就是成熟民主制度几百年来的变迁过程。中国也不会例外,实际也正在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0:33:20
顶顶,谢谢朋友的分享,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0:35:42
中国的经济模式难道真的是出现了问题了,但也不必这么危言耸听的吧!中国经济还是可以恢复的嘛!只要采取一定的好的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0:39:39
该到转折点了 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0:40:34
功过是非还是需要时间来判断的 矛盾在任何阶段都是不可避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0:58:51
上面的文章还没完,还有下半部分,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0-12/115918812107.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1:15:29
中国特色模式存在的问题不是舆论说出来的,而是长期忽视矛盾积聚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2:15:28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 08:31:16
终于可以卖东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 10:50:50
中国模式或许是存在的,只不过有人认为这个“模式”是好的,有人认为这个“模式”是不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