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承认自己是虚荣的,其实虚荣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因为虚荣是如此的复杂和难以对付,以致于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
虚荣者追求的是价值,却以身心的愉悦来作为判断的依据,所以难以得到一个客观的结果。
虚荣虽然有很多种表现,但最终可归纳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由于价值的编差引起了追求目标的失误。虚荣者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恰恰是无价值的。
社会上习惯于用一个人的头衔、证书和奖碑来评价一个人的声誉。所以,有一些“求名” 者为得到这种虚荣的载体而绞尽脑汁,争来的却只是一些无聊的东西。一些人便利用人们崇尚虚荣的心理,办起了各种“大奖赛”、编辑“名人大典”。很多人参加之后,都为自己能够“ 获奖”、“入典”而沾沾自喜,作为炫耀的资本。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交了不少的“ 参赛费”、“评审费”、“购书款”、“证书费”等等。那些活动往往只是商业性的,不能做到客观、公正。活动的策划者高明之处在于,在“邀请函”中使用这样的字眼“由于您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从全国的来稿中精心挑选出一批优秀作品,您的作品是其中之一 ”,使众多的爱慕虚荣者为之蒙敝。
大学校园中,很多大学生为了一纸文凭而读书,高喊“60分万岁”,却没有真才实学。即使是那些为考取研究生而辛苦奋战的人们,又有几个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学术进步,而不是为了在学历上压人一头的气势和巩固自己社会地位的资本呢?
四大名著的作者在当时没有获过任何头衔或奖杯,甚至生平事迹都不能确知,却因作品的强大生命力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