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47 0
2010-12-29
“在后危机时期,世界各国都把眼光放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培育新的产业体系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日前在由人民网主办的“2010中国产业经济论坛”上表示,调整产业结构着力点应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特别是振兴制造业;二是培育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表示,金融危机不仅给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造成很大冲击,同时也提早暴露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此时,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好时机。李君如认为,和市场关系紧密的新科技、新产品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
  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与会专家的极大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部长冯飞说,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是低速增长;二是结构调整;三是智能创新。新兴产业目前受到国际上的特别关注,主要是因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
  冯飞认为,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三个瓶颈,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其次,新兴产品和服务成本偏高,特别是在一些领域中替代传统产品时,经济成本高的弱势比较明显,如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新能源对石化能源的替代问题。最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潜在的市场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如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不完善会制约需求。
  “后危机时期产业结构调整,谁调整得快,谁调整得好,谁就能在未来占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侯云春说。



作者:王小霞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12月29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