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58 1
2010-12-29
中美经常账户失衡或将结束

里根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President Reagan’s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前主席菲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断定,美国与中国经常账户的失衡规模将缩小,甚至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消失,从而消除影响国际经济稳定的一大威胁。这是他下月发表讲话时所要表达的观点。

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菲尔德斯坦下月将在美国社会科学联合会(Allied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s)年会上发表讲话。在一份提前复印好的讲话稿里,他说,虽然市场的本能力量应该可以解决这些失衡问题,无需**制定具体政策,但是中美两国采取的行动实际上帮了倒忙,让这个问题更加冥顽不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市场力量对该问题进行修正,不过这一点或许很快会有所改观。

美国商务部本月初曾表示,美国经常账户的赤字规模在第三季度扩大了3.2%,增至1,272亿美元,说明消费品进口规模不断增大。绝大多数的经常账户余额都是由商品和服务贸易构成,但美国对国际交易的计量标准十分宽泛,还包括转移支付和投资收入。

美国出现赤字,说明中国、德国和其它国家就会有盈余,这一直是国际关系产生摩擦的根源,也因为美国摆脱衰退的速度十分缓慢而引起关注。

菲尔德斯坦说,虽然国际谈判没有做出任何要减少经常账户失衡规模的实质性承诺,但随着美国人增加储蓄、联邦预算赤字收窄、美元贬值和中国增加国内投资等,美国经常账户的失衡问题会得到一定的解决。


菲尔德斯坦预计,美国国民储蓄率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增加2%,预算赤字从占GDP的8%降至占GDP的3%,也就是说储蓄率占GDP的比例整体增加了7%。

菲尔德斯坦说,这些关于私人和公共储蓄的假设可能过于乐观,但这表明消除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此外,中国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增加国内投资,在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加大开支。

菲尔德斯坦说,如果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占GDP的45%降至40%,而投资没有受到相应影响,那么中国就会从经常账户盈余向收支平衡过渡,甚至会出现小规模的逆差。

Jeffrey Sparshot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9 16:26:30
真不知道这种现象是为什么,都说一个后发国家的崛起,会拉动需求,出现贸易逆差,但是中国都飞速发展了30年,却积累了这么大的外汇,这是不是也是中国特色呢!中国,确实还是应该让老百姓富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