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12286 46
2010-12-30
《看图识账》分六部分内容,先用图表简明扼要地介绍会计的基础知识。接着进入正题,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会计业务的处理——做记账凭证,上面是实际的记账凭证,下面是有针对性的讲解。然后按照业务流程讲如何记账,把记账凭证与账簿进行有机地衔接,并且把容易弄混的账户进行了对比。最后讲解三大会计报表。
在处理账务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掌握什么,都有详细的提示,是作者二十多年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30 20:10:09
我发现在图书市场上,写给会计看的教辅书很多,教他们做实账的很少;给老板讲解财务报表的书很多,专门讲看账的很少;文字类的会计书很多,用图表讲解的很少。
记得三十年前我在校的时候,因为接触不到实物,学的知识只停留在黑板上、书本上,对会计没有整体的概念和具体的印象。后来到企业实习,记账凭证拿在手里,翻过来翻过去也看不出名堂。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面对眼前的业务很茫然,为此苦恼了好一阵子。
有人说学和做是两回事。其实不然,学的知识在工作中都用得上,关键看你是否会有机地结合。我斗胆地说一句,现在会计的教学形式与实际工作脱节。不管是会计教材还是考试用书,都是用分录表述业务,用丁字账代替账簿。当你做惯了习题,哪怕是你考取了中级会计师或者注册会计师,到了企业给你一个月的账务,你可能还是发懵。
鉴于上述情况,我写了这本图文并茂、一看就懂的会计书,我想手把手地教你看实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20:11:50
where is the boo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20:14:05
会计都是从基础知识学起的,就像小学生识字一样,要学生字,才能看懂文字。为了增强记忆,让你一目了然,这里以图表的形式讲解会计概念,更直观、好记、容易懂。

会计有一个大家族: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就是指挥它们为企业经济业务服务的。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分类,共有六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
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比如货币、商品、设备、材料、投资、应收款、专利、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
2.负债
企业外欠的、将来要还的。比如借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款、应付股利等。
3.所有者权益
投资者享有的权益,又叫股东权益,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余额,也叫净资产。
4.收入
日常活动带来的经营收益,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5.费用
日常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税金、期间费用。
6.利润
就是经营成果,是收入扣除费用后的盈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20:17:59
一、何为借贷
“借”和“贷”是会计的记账符号,会计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意思是在一笔业务里,有借方,必须也有贷方,而且“借贷必相等”,这样才能平衡。
借和贷是困扰初学者的难题,但理解后就不难了。
前边已经知道了会计要素,其中一个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从中吗看出什么了?对,资产增加了,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也要同倍增加。资产增加了,用“借”表示,本着“有借必有贷”的原则,那么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就用贷表示了。
再看另一个平衡公式:收入-费用=利润,等号两边也要同增同减,收入和利润的增加用“贷”表示,费用的增加用“借”表示。
比如:办公费增加了,用“借”表示,成本增加了,也是“借”;而收入增加了,就是“贷”,利润增加了,也是“贷”,老板都愿意看到“贷”利润,如果利润余额在借方,说明亏损了。

二、借贷关系
把前面说的内容,用一个表格列示,便一目了然。
借 贷 方 向(1)
账  户        借方        贷方        余额
资产类        增加        减少        借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        减少        增加        贷方
收入        结转        增加        无
成本        增加        结转        借方
费用        增加        结转        无
利润        减少        增加        不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20:21:05
会计是企业的语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