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问题还是那些问题,正如楼主所说的虽然矛盾暂时缓和了,但这也预示着新的矛盾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来到。而且不仅仅来自欧盟和美国,很多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也开始对中国采取各种类似特堡措施的行动。很多人跟楼主一样认为应该是政府和行业一起行动起来,一方面转变政策,另一方面行业自制。
但我不得不说,政府和行业不是没有做这些,这是因为中国那几千万纺织行业的工人挡住了政府和行业的路。
从产品周期理论来说,确实纺织业应该大范围的向中国转移,从非政治的角度来说这是必然趋势,早期的欧洲国家和美国的纺织业也曾辉煌过,用中国一句俗话来说,风水轮流转,也该到咱家了吧,但此时偏偏这些国家不希望看到曾经的辉煌破灭,美国人不希望把身上的遮体之物都有中国来包办,到时候,可能宋丹丹的小品要改了,应该是布什说道:“我有钱,我鞋子是福建的,我裤子是广州的,我衣服是江苏的,我领带是浙江的,而且都跟涛涛一个牌子的”(纯属一句笑话)
笑话归笑话,但以后路要怎么走呢?其实主要的还是加快产业的更新,让中国的产业多元化起来,让社会和谐起来,不要一味的去纺布做衣,当然还不能忘了科技创新。其实有时候都不用我们来创新(因为创新其实要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上),只要能承接那些发达国家的产业,也够我们所用了,但问题是老美连穿旧的裤子也不给我们,所以我们也就只能不停向他们倾销我们新的裤子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