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136 127
2011-01-01
刚刚看到52楼也给出了不错的分析,建议大家看一下。
感谢这位美女看得这么仔细,回复又有相当水平。

————————————————————————————————————————————
有DS1973兄弟称我“有最关键的问题不能触及”,我知道我一个工学工程师,在这里讲什么确实都有班门弄斧之嫌,提建议也是凭着希望论坛越建越好的一股热情。
但是,我今天还真想分享一点这位兄弟说的——我触及不到的东西——现金牛。
附件是一篇关于点击率收益和网站价值评估的文章
里面节选
个网站得到的是:1.费用方面。获得高点击率后就可以收取一部分广告收入,当然你的内容粘性越大,广告收入越高;ISP接入的费用,也就是用户在你的网上消费的时长;信息分成费用比如中公网上的游戏,能与169进行费用分成;电子商务支付的费用,包括买商品、专业数据库查询、炒股服务等等;2.资产方面。对商业网站来说更重要的是获得信息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如网站知名度,特别是门户网站,用点击率、点击率加客户停留时间来测量;客户资料价值,客户注册后,你可以获得客户资料,分析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性服务,让客户更满意;信息资料集成,网络开设后逐步累积的各类信息资料并相应汇聚成了各种分类数据库;可扩展的技术支持平台,在与客户的互动中日臻完善形成网站独特的可扩展的技术平台,并可随着市场与客户需求的变化而在这一平台上不断增加内容与服务手段、成熟和具有扩展性的品牌形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
大家不妨了解一下,顺便,秉承我的理念,象征性收费1币。

再说到远点,一般人不敢触及的我就点一下!大家不妨打开淘宝,输入“人大经济论坛币”相信能够列出几十项,大致“3000币,10RMB”,可见还需要加大管理力度,论坛现在在帮助网友们开元,得到积分和论坛币的办法很多,但是,我一方面支持增发论坛币的同时,一方面也对非专业贡献途径获取论坛币的办法持谨慎保守态度。点完了,欢迎大家继续评论。

——————————————————————————————————————————————————————
有兄弟发了论坛币超发但不见通货膨胀一文,应用了一些经济学术语,让我望而兴叹,但结论我又不敢苟同。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朴素”理解是这样的。

(1)只有少数人握有相对快捷或相对高质量的书籍、文献、报告来源,好比掌握有价值商品。他们提供出来的获取一定论坛币的同时,别人的肯定、赞誉成为他们最好的回报。这时上万的论坛币对他们来说,更像论坛级别的象征。但需要他们付出论坛币获取的有价值商品相对较少,因此,论坛币到这些达人手中,变得很难进入流通领域,他们成为变相回笼货币的途径。

(2)可以调查10000币以上/500~10000之间/0~500币的人群数量,我相信是个可怕的阶梯三角形。很大一部分人,依赖这里的资源,长期处于买方状态,难以积累资本。领取每日红包,好比领取最低社会保障金,加上回帖、灌水,这部分经验换取的论坛币,才是真正处于流通领域的主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附件2~5币都会有人说贵,如果标到50,100,一定引起围观和骂街。

因此,我与LZ观点相反(因为我同时还在参与其他技术论坛,有些体会),不但现在论坛币超发不算严重,应该继续增大发行力度。但是控制发行人群对象,比如1000币以下增加“每日报到”直接论坛币回报,增加“快速造星”运动(如新人发出有价值资料比达人获得更多肯定),总之,多元化手段刺激低收入人群参与货币分配推动货币流通。

改变各版主导向,现在的导向是鼓励免费,同样甚至相对较低质量(可能有是版主也看不过来)的资源,只要量大、免费,就容易获得精化。这是错误的导向,这等于鼓励了不劳而获(这一点我与rui31118相同,都不赞同)。正确的导向是,鼓励一定程度收费,这样的收益是,(1)刺激论坛币流通(2)推动惰性较强的“贫困”人群,提高积极性(而不是坐享其成),从各途径获得更多的新鲜资源(商品),扩大这里的商品市场。

当然,这也需要版主的宏观调控,比如,版主有权提出某些资料的指导价,高于指导价的,鼓励有人更低价格发布(新人发布原帖自动链接过去);只有持平甚至低估了的商品才严禁重复上传。

更高级的调控做法是,把阅读权限和论坛币挂钩,确实高品质商品,鼓励论坛币大户率先获得(方法比如,1个月内标价500,1个月外放开到10~20币,2个月外放开到2~5,仅参考,实际和商品的价值生命周期有关),操作办法是开辟“高档商品专区”,“中高档商品专区”,论坛分区只提供专区的链接入口,处理“高档商品”出现“地摊货”的办法是,高档商品立刻请下货架。这样做的一个重大收益是,提高了文献的时效价值。略不足是,对版主的监管和操作提出较高要求。附加收益是,鼓励低收入人群通过此种办法达到快速积累财富,同时把高财富值人群中以往难以进入流通的论坛币引入流通。

值得肯定的是,论坛的流量费是回笼货币的一个不错途径。

先想到这些,后续我会补充。建议大家把这个帖子变成2011年帮助论坛建设得更好的一个建议收集帖,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贡献力量。
——————————————————————————————————————————————————————
再补充,其实好的主意并不少,但要想和落实:
比如设置“月度有价值上传达人”对于上传数量和质量综合评分较高的达人给与额外奖励
比如设置“月度下载达人”,对于下载、回复数量综合评分较高的达人给与奖励,但是,又不鼓励盲目下载,甚至搬砖。因此操作中,可以结合发表读书心得、报告,比如30%~50%以上的下载资料分享了心得或读书报告,为有效下载,否则为恶性下载。对于有效下载,排名靠前,学术能力提升较快的,给与相当于退税制度。
即可以对下载了收费资源并上传较多价值较高的学习报告的达人给与一定付费返还。。。。等等。

花点时间想想并不难,还在思考中。。。。。。
——————————————————————————————————————————————————
我在24楼如是回复22楼兄弟 这里摘要 大家可以详览原委

其实每日红包,基本的发帖跟贴,一般来讲能够应付下载所需了。而且,我最近发现,原来还有许多我没发掘出来的获取论坛币的方法(刚刚还在“三人行”空间里,即得积分又交朋友)。如果有人连这些基本的都做不到,懒得做,您信他下的资料都看了吗?您信他能学好经济吗?
不遑轮学好经济,放低点,且说理财,这也是需要勤奋和一点点头脑的。比如论坛里都是学术的达人,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想到过开发资料的时效价值?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学的不如会做的,不是吗?
如果这么多经济学达人在一起,连个论坛都搞不活,还有一些人,学来学去,在个论坛里连自己都养不“活”,却还在讨论是不是论坛币通胀了,我觉得有点那个了。

很喜欢23楼兄弟的回复:
有些东西是说得好听而已。真正有用的,往往是那些看起来没什么人情味的东西。
如果你把这个看成金钱至上论,我只能说你还没有理解经济学。
附件列表

网站点击率收益.docx

大小:21.99 K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 10:24:22
坐沙发  支持  吼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 10:32:59
LZ牛逼,这么好的点子都让你想出来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 10:34:18
因为论坛币用来促进学习,分享知识;但不涉及真实世界的实际资源。 而且论坛币不能跟真实世界的人民币流通,所以不受真实世界的通缩通胀影响。 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 10:34:34
3# 1ounce

一般一般,我总是徘徊在牛A和牛C之间。
感谢楼上仔细阅读了我的内容。

——————————————————————————————————
看了eros_zz的评论,搞不清楚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我更乐于相信是个玩笑回复,因为我上面那句回复也是没经过大脑的一句网上玩笑话。

一直对你印象不错,因为激励和惩罚都很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前两天在三人行里看到了你的资料,是个小我差不多8岁的女孩子,又多了几分小钦佩。
不过你似乎把粗鲁和果敢混为一谈了,才把脏字挂在嘴上(如果是开玩笑除外)。

的确,正如我一直在论坛里表示我是工科出身,我是门外汉。但我相信这段时间对论坛的肯定和希望它越来越好的心愿是真诚的。我更乐于相信叫好的人里,多数是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事物i,从而对我的态度而不是学术来肯定我。

作为版主,希望你有不同意见,能够拿出来也好,能够有“忍住不说”的宽容则更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 10:34:40
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