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647 6
2011-01-01
时下很多期刊喜欢实证类型的稿件,甚至成为风尚时髦,殊不知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早在实证主义露头之初就痛批过孔德,马赫等人的此种思想,看似整点数据模型加上图表分析好象很严谨,实际是狭隘无比的观念,只知道崇拜经验和现象,不重视逻辑与哲学,注定其难以有很大的作为.按照实证主义的观点,没有通过实验严格验证的理论就是极不可靠的,但实验是需要科技实力与经费的呀,按他们的说法,如何解释在马克思那样的年代(物质条件与实验水平低下,如宇航技术,粒子技术等领域根本还是一片空白,哪里谈得上完整充分地进行实证呢)就能诞生一代一代流传的科学研究成果呢?而今天的科技如此强盛,又有多少成果能流传到后世呢?
为什么国内很多期刊会兴起实证主义热呢,说到底还是在拣西方发达国家的破烂货,在其他国家曾一度兴起又不代表他会永恒不灭,更不证明他完美无缺,但跟风成癖的中国人是不会管那么多的,捡起鸡毛就当令箭,还非要勒令所有的论文都必须依归此标准,否则即打为"不规范,不科学",真是可悲可叹啊!

反问一句,经过实证的理论就绝对保险和可靠了吗?怎么知道你的实证方案是否天衣无缝,无懈可击?,谁知道是不是瞎猫验证了死耗子?随着社会的进步,任何从前的实证方案都会显示出局限性和不完美性来.那之前经过验证的理论又有多少权威性可言呢?

再退一万步说,就算实践验证在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但这不等于实证必须成为学术论文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可以在发表后由读者自己结合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去进行验证,例如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写一篇论文,但文中不举任何实际案例,难道就不能发表吗?等于是这样一种模式:把实证环节从论文中割离开,留给编辑,审稿人,专业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验证,这种验证是可以长时间,大范围地持续进行下去的,这不也是一种论文传播方式吗?干吗非要金科玉律般地要求论文内容中必须象八股式地必须包含实证内容呢,这是在给自己做研究还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做秀呢?实际上,就算这样做了,但实证内容可能也就一个万分之一的例子而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必须存在不可呢?只不过,这对评审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能依赖作者论文中现成的例子进行验证,而要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判断,有的专家爱偷懒就不愿意这样干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 14:31:15
实证在大多数时候应该只是作为辅助验证的作用,而主要的理论分析和创新才是核心,讲究逻辑和其他神马……
最怕的就是现在很多人是反过来做,按照实证的结果生硬的搬套一些理论,以为就理论和实际符合了。
但更更怕的就是没有十足的功底瞎说理论。
那还不如搞点不靠谱的实证呢!
所以敢说“搞研究”的人真的不多,搞研究是会死人的一件事,不是随随便便整点文字+模型+数据+表格+图就成的。
唉,这个难啊!
p.s.十几年了,终于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研究,做不了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 15:00:23
实证这种东西,只能说有用
用处有多大,评判不一
说实话,我倒是觉得,理论研究其实比实证有意思的多了,也更有价值,
但理论确实难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 17:35:21
顶一下,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 17:35:37
顶一下,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9 09:12:15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