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发展经济学
加息应对通胀,恐又是“头痛医脚”
楼主
xuehe
1375
2
收藏
2011-01-01
圣诞节当天晚上,央行宣布又加息了。这是年内央行连续六次动用数量型货币工具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后,第二次动用“加息”这个成本型货币工具。
此前,由于央行刚刚于上周四暂停了三年期央票的发行,业界据此普遍判断央行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相比于经常口齿不清表达让人费解的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周小川在出言“滴水不漏”和出招“出其不意”方面,显然更胜一筹,表现得更加辛辣和老到。
上一次央行宣布加息,是在美国人推迟《汇率政策报告》的出炉并暗示暂不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之后;而此次的加息,又恰好处在胡
锦涛主席明年
1
月出访美国的时点前夕。这两者存在什么样的机缘巧合?实在耐人寻思。
不管怎么说,在美国人还在琢磨是否需要第三次“量化宽松”并维持几乎零利率的时候,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国际利差的进一步扩大,使屯兵于国门外的热钱,又多了一分精子般拼命往子宫里游寻求货币受精的冲动。
从这个角度看,周小川无疑是在这个白色圣诞节,给奥巴马及时地送去了可贵的“火鸡”。
肯定又有一帮专家及时跳出来说楼市又被“痛击”了,楼价又要崩盘跳水了,开发商也快要失血进入
ICU
了。不但我钟海舟对这些言论早已习以为常,相信大部分的老百姓对此也早已麻木不仁了。每次一阵“空炮”放完之后,老百姓发现楼市兀自还立在那里像被挠了痒痒的一样舒服,楼价也兀自挺在那里像吃了威尔刚,开发商也兀自滋润地活在那里照样跑着马圈着地爬着山。
高房价就像一锅的沸水,在锅底下的柴火没有被实质抽走之前,所有的号其名为惠民生的以打压需求为主的调控措施,都只能是扬汤止沸,沦为空调。
对于加息对楼市的影响,我钟海舟还是坚持上一次加息之后我的文章观点,那就是远没那帮专家说的那样轻松和乐观,楼市和楼价还是会按自身的规律和轨道运行。具体另见《
炒家不惧“息”,奈何以“息”惧之
》博文,在此不在再述。
显然,把再次加息强行带上一顶“打压楼市”的帽子,民众心理可能会更加受落一些。但如果明知政策的真正指向并非楼市甚或股市,而且明知最终效果是胶柱击鼓仍在喋喋不休的鼓吹宏论,那不是专业素养偏差,便是故意误导民众了。事实上,且不说“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基本目的是否,达到和如何衡量,若决策层认为加息对控房价会更加有效,我相信早就行动了,既等不到今天才犹抱琵琶半遮面碎步前行,也勿需“左一个十条,右一个五条”了浪费可贵的时间了。
明眼人不难察觉,触发决策者既不顾国际热钱的虎视眈眈,也不等熬过春节这段需要充裕流动性的时间而匆忙赶在年底前再加息,原因一不是目前的经济已过热了,二不是楼市调控的效果差强人意,
最重要的因素,一定是当前的通胀形势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并且中央可能已经意识到随着油价提高的传导效应和春季消费因素的影响,
CPI
会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屡创新高,从而严重危及民生
。所以,即使官方反复表态了“两难”,仍然选择了再度加息。这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
本论的通胀,涨的都是“最不应该涨的东西”,富人可以少买豪宅少开好车少吃鲍参刺,穷人却不可以不买姜不买蒜不买油和米。
这对于十分重视“民生”和“亲民”这个标签的本届**来说,显然是不可以接受的。或者说得更直接一些,那就是高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比高的房价更不能容忍,更害民生。
我目前的担忧是,加息是货币政策里的一剂猛药,但果真能治好目前通胀这个病么?按照传统理论,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东西还是这些东西,但相应反映这些东西价值的钱却多了起来,所以价格就自然涨上去了,因而称之为“通货膨胀”。解决之道就是用从紧的政策,把多余的货币和流动性收起来,这样物价就会回落。原理是这样,似乎没错。
但我钟海舟觉得很多事情一旦“原理”了,就高深了,离老百姓就远了。咱老百姓更关注的是“常识”。
比如二十四节气都该干哪些农活,养一窝猪仔卖多少钱才不会亏,这些常识,或是前人的农谚,或是明明白白的经济账,总之来得踏实。
普通老百姓一样,我钟海舟对加息能不能控通胀、抑物价感到非常的不踏实。原因在于,这一轮推升
CPI
高企的主因,是农产品的价格飙涨所致,它们价格的上涨,占了
CPI
上涨的大部分权重。而尤为令人愤愤不平的是,这些大豆、姜、蒜和大部分肉菜等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基本跟种植、饲养等一级供应环节无关,而主要是涨在层层扒皮的流通环节。几毛钱一斤的青菜,经过收储、运输、冷藏保鲜、一批、二批再到商超、小贩,终端进户价就到了十块八块钱一斤。由此可以看出,
本轮农产品上涨,最应该涨的环节没有涨,农民并没有得到价格上涨的实惠。
农产品流通体制的落后,市场流通环节的纷繁复杂,使一棵菜既要照顾城里人的口惠,又要肩负养活层层攀附于其上的寄生虫的责任。
这样,
“常识”
就出来了:
解决通胀就要解决农产品的价格过快上涨,而解决农产品的价格过快上涨,关键又不在于“谷贱伤农”式的让农民降价,而在于迅速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加快全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建设和流通环节的“瘦身”简化。
而这,难道是加息能够解决的么
?
通胀是头痛,恐怕我们还在想着如何医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zhaojumping
2011-1-1 20:52:13
不加息问题更严重,长期看,加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正像凯恩斯说的,“长期我们都死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jacymoon
2011-1-2 13:37:22
看了,不过政策都有利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理解通胀 应对通胀
茅于轼:理解通胀 应对通胀
《转》茅于轼 理解通胀 应对通胀
[转帖]小家庭如何应对通胀
理解通胀 应对通胀
【抛砖引玉】给房地产业“头痛医脚”
我们拿什么应对通胀?
加息不是应对通胀最佳选项?
应对通胀,加息仍是不二选择
中国应限制公共开支应对通胀 怪兽的挑战
栏目导航
发展经济学
经管类求职与招聘
经管高考
行业分析报告
经管在职研
不动产与金融市场
热门文章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是相信人工智能?还是否定人工智能?相信就 ...
【10+指标】2007-2024年上市公司污染物排放 ...
【24重磅,自用整理!】2000-2024上市公司投资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ibm-AI时代的银行业-以AI驭险,更须为AI设防 ...
CNNIC-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
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下风光储系统发展趋势分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