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 1 -
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 4 -
一、指导思想 - 6 -
二、基本原则 - 6 -
三、主要目标 - 7 -
四、战略布局 - 8 -
一、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 - 10 -
二、培育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 11 -
三、培育轻纺建材和机械修造产业集群 - 11 -
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 - 12 -
五、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 13 -
一、推进特色产业开发,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 14 -
二、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加快农民新村建设 - 15 -
三、努力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村人口转移 - 16 -
四、加强扶贫开发步伐,促进乡村均衡发展 - 17 -
五、创新农村发展机制体制 - 18 -
一、优先发展旅游业 - 19 -
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 20 -
三、着力提升传统服务业 - 21 -
四、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 21 -
一、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 22 -
王村镇:以发展壮大塬区优质果品和川区蔬菜为重点,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加快形成生态循环型农业体系,逐步发展成为带动泾河川区西部区域的农贸型中心镇。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0.9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达到100公顷。 - 23 -
党原乡:以畜禽养殖园区和果品园区建设为重点,发展果品产业和畜禽养殖业;积极推动党原乡撤乡建镇,逐步建成为泾川县西北部重要的农贸型城镇。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0.8万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80公顷。 - 23 -
玉都镇:大力发展果产业和畜产业,形成沿泾党、玉丰公路的果品产业带,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畜牧业发展模式。依托交通优势,发展商贸服务业,建成泾川县北部重要的农贸型中心镇。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0.9万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90公顷。 - 23 -
荔堡镇:大力发展有机果品、绿色畜牧等主导产业,加大小城镇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与庆阳市的区域合作交流,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实力,逐步发展成为泾川县东北部塬区重要的农贸型中心镇。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0.8万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80公顷。 - 23 -
高平镇:依托交通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商贸业和物流业,推进果产业和畜产业,形成“牛-沼-果”、“猪-沼-果”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做好煤炭开发前期工作,发展成为带动泾川县南塬发展的工贸型中心镇。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1.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10公顷。 - 24 -
窑店镇:大力发展有机果品种植,推进果品产业化经营,引导果品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方向迈进。发挥交通和门户优势,积极发展商贸和物流业,建成为甘肃东部重要的果品集散地和泾川县门户型农贸城镇。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0.8万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80公顷。 - 24 -
二、全力加快城镇开发建设步伐 - 24 -
三、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 25 -
一、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 - 26 -
二、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27 -
三、着力加强城乡电网建设 - 28 -
四、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29 -
一、持续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 29 -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30 -
三、加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 31 -
四、加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 32 -
一、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 33 -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34 -
三、切实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 35 -
四、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 36 -
五、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 37 -
六、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 - 38 -
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 39 -
二、加快开放开发步伐 - 40 -
三、实施人才兴县战略 - 40 -
四、突出重大项目支撑 - 40 -
五、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 - 40 -
六、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 40 -
七、加快**职能转变 - 41 -
八、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