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洋务运动是另一个例子。日本**是抱着当个好学生的态度模仿资本主义制度的。日本**除早期人民完全不知道企业为何物时办过少数'模范工厂'外,基本不搞国营
企业。它很快卖掉'模范工厂'后,基本再不办国营企业。政治制度也学西方,搞政党自由
和议会政治,只是不肯放弃天皇的实权。但是后搞洋务运动的中国,却想在不改政治制度
的条件下,用国有制(官办),合资企业(官商合办),承包制(官督商办),通过模仿技术来
实现工业化。这在当时效果当然好过洋务运动前的中国经济。但是这却使国家机会主义制
度化,**与民争利,既是游戏规则制定者,又是裁判加球员,因此私人经济无法生长起
来。最有趣的是,洋务运动中由于**坚持国营企业的主导地位,垄断资源,很多私人企
业就真的不如国营企业有竞争力。
今天,我们都知道这种坚持官办企业的制度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80年代和9
0年代的中国,用国有制(官办),合资企业(官商合办),承包制(官督商办),通过模仿香
港和台湾的劳力密集产品出口导向新工业化模式及大量模仿西方新技术来实现工业化,却
相当成功。很多乡镇企业也是相当于洋务运动中的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这种极落后的制
度,在今天却被很多人说成是'制度创新'。从俄国的教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短期的成
功,可能又是'对后起者的诅咒'。它可能用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改革,产生很高的长期代价
。
我国家电行业的例子也很能说明问题。80年代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基本是国有企业占
主导,这个发展过程是个典型的用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改革的过程。成套设备的进口是技术
模仿,不搞私有化就是用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改革。**垄断银行业,保险业,汽车制造业
,电信业,并用模仿新技术和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来代替制度改革,也是中国的后发劣势
。这种后发劣势的最重要弊病并不是国营企业效率低,而是将国家机会主义制度化,**
既当裁判,又当球员。在这种制度下,国营企业效率越高,越不利长期经济发展。
另几个中国的后发劣势的例子是电子商务,股市和期货市场。中国股市的硬件已经赶
上甚至超过了香港,但它严格限制私人公司上市,也不给私人公司开证卷公司的许可证,
因此股市成为向股东吸血来补助低效的国有公司的工具。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吃了财政
吃银行,吃完银行吃股东'。这却被有些人说成是'制度创新'。关于期货市场,大家已看
到了国有公司垄断的条件下,期货市场买卖就是坑蒙拐骗,不可能成功。对于电子商务,
有不少人相信网络经济中国有后发优势,但我却相信电子商务方面中国也有后发劣势。只
要看看绝大多数网络公司都是国有公司或合资的,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点。合资在洋务运
动时期叫做“官商合办”,也就是说**控制,而最近南韩的教训告诉我们**控制是要
坏事的。而且中国因为**垄断银行业,信用卡和私人支票都无法普及,而这二者是电子
商务付款的主要方式,没有它们电子商务怎能发展? 所以今天中国想在**垄断银行业和
资信业的情况下获得电子商务的后发优势是绝不可能的。我国的中国50年代也自认在电子
工业中有后发优势,结果超英赶美的豪言壮语成了历史笑话。当年在电子工业方面与中国
差不多的日本,反而靠老老实实学资本主义制度成了工业大国。二战后,美国军事占领当
局为日本起草了一部宪政主义(而不是将**的无限权力制度化的苏联式)的宪法(由公民
投票通过),国会又通过公平竞争法,解散了垄断性私人财阀(在美国压力下),形成经济
中的战国纷争局面。宪法中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及专利制度成为日本成功的动
力。
日本和中国的比较说明,要获得后发优势,一定要先做个学习成功制度的好学生,在
考试未及格前,一个坏学生是没有资格讲'制度创新'的。
我参观浦东时,对中国的后发劣势深有所感。浦东的加工出口区,85%的企业是'官商
合办'(中国国营公司占50%以上的股份),基本上是**以地头蛇的身份,利用其对土地和
其它资源的垄断权,与外国和中国私人企业直接争利。大多数自由经济中的**在加工出
口区只是租地,提供服务,通常不经营企业。在自由经济中,私人企业很少会自愿与**
合资,而浦东**在加工出口区又是用'官商合办',模仿技术和资本主义管理方法来延缓
制度改革。表面上颇有成效,实际上留下制度隐患。我6月去南韩开会,了解到南韩金融
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私人银行的控股和指派董事长的特权。金融危机后的改革
也主要针对这一落后的制度, 即废止**控股和指派大私人公司董事长的特权。但是,我
从不少中国人听到的,却是他们欣赏南韩的大公司制度,说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也要搞公司
集团。但我在南韩所了解的事实是,南韩的大公司绝大部分是私人公司,连大部分银行也
是类似中国的民生银行的私人银行。改革前,这些银行也象民生银行一样由**指定董事
长。这**的特权正是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我在浦东还听到**办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的事,更是大吃一惊,连风险投资这种最不宜**做的事都偏要**来做,而且以此推行
**的产业政策(英国成功的经济发展之特点就是没有产业政策),可见中国的后发劣势有
多么严重。现在大家都在讲进WTO后,民族工业会如何受到打击。正如张维迎所言,如果
打击的是国有企业,有可能对中国经济就是好消息。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汽车工业没有竞争
力,他们却没搞清,没有竞争力的是中国的国有汽车工业,而不是中国的私人汽车工业。
我相信,如果限制私人经营银行和汽车工业的规例被废止,中国在10年内会有世界上最大
的本国私人汽车制造商。看看私人公司'远大'的经验很多人也会同意我的看法。中国到处
都有'科教兴国','教育兴国'的口号,这都是后发劣势的表现,真正要利用后发优势应该
提倡'制度兴国','民主宪政兴国'。
当然上面这些并不是说我主张立即就搞国有企业私有化。这个东西不能搞的太快、太
早,我主张吸取台湾的经验。台湾一直没有搞过国有企业私有化,它搞的是“自由化”,
就是对私人企业不歧视。我们中国现在包括银行、证券在内的30多个行业不准私人经营,
还有20多个行业限制私人经营,这些都与WTO的原则不相符合,迟早要去掉的。所以根据
台湾经验,你只要搞自由化而不必搞私有化。台湾自由化搞得差不多了,才搞大企业的私
有化。这是成功的。私有化涉及到产权的大的变动,短期内一般会使效率下降,所以应该
慎重,而且应该掌握时机。但是自由化是可以提早搞的。
我今天就讲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