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A股赌性强烈,自六千点到二八零零,众多投资者悲痛欲绝,连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是叫苦连天。到底谁赢了这场屠杀,谁是这场屠杀的刽子手?
如果将股市参与者简单分为买方与卖方。交易品种只有一个——指数,那么从本质上讲,股市是一场零和博弈的,加上交易成本的话,是负和博弈。这里有一个必赢的参与者,就是**,它收了很多的印花税与手续费;除掉自营业务的券商也是必赢者,它也收了不少了佣金。所以,在这种负和博弈的游戏中,所有买方卖方都有可能是亏损者。
这也是一场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你买了股票,要获利就必须有一个比你成本价更高的出价者买你的股票;买你股票的人也必须找一个出价更高的人出价才能获利;到了最后的出价者,因为没有更高的出价者,所以他是不能赢利的。所以,任何点位的股市只有两个结果:所有人都是不亏损的;所有人都是不盈利的。因此,从博弈的角度看,股市不存在所有人都是亏损或所有人都是盈利的状况。买股票的人亏了就等于卖股票的人不亏;卖股票的人亏了就等于买股票的人不亏。
对于这个问题要这样回答,存不存在一个时刻(静止点)会出现上述情况呢?在任何一个点位,每个投资者都会持货或持币。最高点,当最后一笔交易完成时,点位出来了。最高点(静止)买入的人让在他以前都买入者都有了实赢(未卖出的是浮赢),整个市场除了他都有了实赢;最低点也是如此,在最低点买入的让在他之前买的都产生了实亏(未卖出的是浮亏),整个市场就他没有实亏。所以,没有可能产生全部参与者浮赢或浮亏,实赢或实亏的现象。
那么在众多参与者和众多交易品种的股票交易中,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情况?答案是,是的。在股票交易中,假设现金没有流出股市系统,那么在任何一个的点位,股市系统中的总资金存量是不变的,变得只是每个投资者的资金存量;但市值是不断改变的,表现为指数的上升或下降。所以,股市是资金的零和博弈,指数的升降只反应市值的升降。
指数(市值)是一种信心,或者是一种预期。只要投资者有信心,出现亢奋的情绪,指数可以升到无穷高;若投资者失去信心,指数可以跌到0。在无穷大的时候跟在0点的时候,假如资金没有流出股市系统,他们的资金存量是一样的。因此,不存在**干扰股市的必要。在所有人都亢奋的时候,聪明的投资者会卖出股票,转移他人的资金;在所有人失去信心的时候,他们也会买进股票,转移他人的股票。市场总有自己的运作规则,干预市场、试图人为地制造顶部(底部),压制(提高)投资者信心的行为是错误的,也是令市场更加波动的原因。因为一旦**成了参与博弈的一方,理性的投资者都会尽量让**亏损,让全部纳税人为个别投资者的博弈行为买单。而且,一旦**成了博弈的一方,股市博弈在宏观上就成了三方博弈(持币者、持货者与持政策者),其他的博弈者都会试图拉拢**进自己的一方,这样就产生了道德风险(如腐败)。
股市天生就具有零和博弈性质,A股的博弈味道更浓。A股向来就是政策市,A股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A股交易的时间不长,是典型的新兴市场,可以说,A股的赌性很强。
从博弈方来看,A股自诞生以来就是三方博弈。**、买方与卖方,因此,除**之外的参与者从一开始就不停地与**博弈,试图从**,即政策制定者手中得到有用的信息,赚取最大的利润,这就是俗话说的“与**赌”,所以A股一向有政策市的称呼。从买卖双方的构成成分看,主要分为机构投资者(俗称“庄家”)与个人投资者(俗称“散户”)。A股开始公开交易至今未到20年,基金这种机构投资者也是这几年才壮大的,机构投资者不成熟;散户由于知识的有限,就更不成熟了。而且,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存量约为1:1,资金实力相当,投资者想在博弈中取胜,不仅需要集中资金优势,更重要的是得到信息优势——拉拢**或上市公司。不成熟的投资理念、**对博弈的重大影响力、市场发展时间短是A股具有强烈赌性的几个重要原因。
从博弈对象来看,目前A股只有1500多只股票,相对于几万亿的资金存量来说是很少的。博弈对象少造成了众多资金剧烈运作,造成股票换手率高,坐庄现象严重,不但单一坐庄,更多的是联合坐庄。
其实,造成A股赌性强烈的最重要原因是股权的问题。为什么说股权问题是造成A股变赌场的最重要原因?这应该看看A股的前世今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不断学习西方优良的组织方式,模仿他们的制度,总之,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东西我们都向人家学习。股份制也是一个学习的对象,我们也搞股份制改革。但结合我国国情,我们的股份制公司有国有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员工内部持股与一般流通股。前面的四种股份都是非流通股份,要转让都是要经过协商的方式进行,也就是不能在证券交易所流通,只有一般流通股能在证券交易所流通。重要的不是他们的流通方式,重要的是他们的持股成本与持股数量。国有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员工内部持股在股份制改革中一般都是以净资产为基础加上少量的溢价出资,成本很低,甚至在公司IPO之前已经是负成本了(就是说股份公司经过分配,投资者已经收回了投资成本)。一般流通股是通过购买公司IPO或增发的股票取得的,成本很高。(公司IPO或增发定价的技术不是很复杂,但一句话就是远远高于净资产,而且溢价很高)所以,非流通股跟流通股是同股同权,但不同价,由于流通股的成本远远高于非流通股的成本,因此公司经营风险差不多全部转移到流通股的股东身上。
不仅是持股成本有差异,持股数量的差异更大,而这才是A股变赌场的根源所在。股票是公司持有者的凭证,拥有股票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持有者对公司的控制力。国家为保持对原国有企业的控制力,一般都采用绝对控股的方式。(就是持股数量在50%以上)同时,我国公司治理混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职业经理人制度根本未成型,这些都导致中小股东对公司治理极端漠视,股东不关心公司的发展,关心的只是股价的升降。特别是对于大股东控股在50%以上的,其他投资者无论怎样努力,他们的治理方案都有可能被大股东“一票否决”,这就严重影响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中小股东想关心公司都无能为力,只好关心股价罢了。如此,就直接导致了股票市场的零和博弈。西方的股票表决制很有利于公司的治理,那是因为他们的股权分散,单一股东控股在50%以上的很少,相对大股东有被“抢公司”压力。而对于A股的绝对控股股东,这种压力是不存在的,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弱,大股东不想着好好做企业,一天想着怎样“圈钱”(融资、再融资),这同时也衍生了公司乐于做假帐、发布虚假信息等种种违法行为。
一股独大的现象不但是A股成赌场的根本原因,也是这轮暴跌的间接原因。这轮暴跌虽说是受到了次贷危机的波及以及本国经济的稍微下滑,但A股的走势一直都与经济的关联性不大,次贷危机对本国金融业的实际影响微乎其微。本轮暴跌主要受到了大小非的影响。由于大非主要是国有股,处于政治上的考虑,他们是不会减持的;相反,小非减持则存在众多的理由。
上文讲到,一股独大造成了中小股东对公司治理的漠视,中小股东关心的是股价,关心的是从股票的买卖中得到多少利润,因此他们天生存在着套现冲动。小非主要是非控股地位的法人股,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前一直都是非流通的,要转让需要与受让方协商。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拉开了A股全流通的帷幕,并催生了A股历史上最大的牛市。如果这轮暴涨暴跌是一场阴谋,那实在是太完美的“剪羊毛”了,简直是到达了资本市场智慧的顶峰,但我不相信阴谋论,我相信这是一次所有人都没有预见到的失误。(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成败论正在激烈讨论中)既然已经是低成本甚至是负成本,而且股市在历史高位,那套现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在高位,小非套现无可厚非。那么在所谓的“低位”(如4000、3000甚至2000),为什么小非还在套现?小非的套现行为直接将股指打至连连破位,基本面技术面全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