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食堂的米饭价格,呈现相当奇怪的边际波动,买一两饭0.25元,二两饭0.45元,三两饭0.70元,四两饭0.90元,也就是每增加一两饭,价钱分别为0.25元,0.20元,0.25元,0.20元。这既不是统一单价,也不遵循多买便宜的原则。
今日与孙昶大神吃饭,方解我心头疑惑。孙大神先给出了著名的覃希版经济学解释:
这是基于男生女生饭量的双重价格歧视。对于女生来说,买一两饭0.25元,而第二两只要0.20元,鼓励女生多买一两饭,至于吃三两以上的女生,则归入男生消费群体记。对于大多数男生来说,显然二两饭是吃不饱的,第三两饭即使贵一点也得买(0.25元)。但是食堂又引诱着你继续购买更为便宜的第四两饭,仅售0.20元,立即节省20%。于是,通过波动的边际价格,食堂对男生女生不同饭量分别运用了价格歧视,实现了利润扩大。
当我慨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时,孙大神体现了他大神的一面,继续给我介绍胡大林同学的调研结果:
饮食服务中心的官方解释是,每一两米饭的定价都为0.23元,也就是说一两饭到四两饭的价格是0.23元,0.46元,0.69元,0.92元,为了便于计算,向最接近的五分位靠近,于是变成本文最初的0.25元。0.45元,0.70元,0.90元。
于是我幡然醒悟,经济学就如侠客岛上的武林高手般,比的是谁的附会功夫好。(文章转自尹可晨的日志)
感想:很多时候,我们学都喜欢用一些学术来分析自己的生活,可是,我们如何能保证我们分析的正确性?我们下的分析,又有什么意义?这仅仅是一碗米饭,如果是股市呢????请大家指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