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2313 3
2011-01-06


【原文出处】中国软科学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911


【原刊页号】64~71



【英文标题】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Talent Aggregation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A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Three Manufacturing Bases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07BJGZ04)


【作 者】张同全/王乐杰


【作者简介】张同全(1965-),男,山东临朐人,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山东工商学院 管理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王乐杰 山东工商学院 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内容提要】本文建立了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三大制造业基地各市的人才集聚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市人才集聚效应存在明显差异,苏州、广州、青岛、南京、杭州、无锡等市人才集聚效应较强。


【摘 要 题】理论动态


【英文摘要】In this paper an index system on the effect of talent aggrega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talent aggregation effect of China's three manufacturing bases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cities on talent aggregation effect. And it was also shown that Suzhou, Guangzhou, Qingdao, Nanjing and Wuxi are stronger than other cities on talent aggregation effect.


【关 键 词】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


    manufacturing bases; effect of talent aggregation; evaluation


【正 文】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9)11-0064-08




【参考文献】


    [1]金水英,吴应宇.知识资本与企业发展能力的关系——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8,(10):94.


    [2]朱杏珍.浅论人才集聚机制[J].商业研究,2002,(8):65-67.


    [3]牛冲槐.人才集聚效应系统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06,(4):99-103.


    [4]张西奎.产业集群人才集聚与人才引力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50-53.


    [5]牛冲槐,张蔷薇.区域科技型人才集聚效应支持能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23):78-80.


    [6]宋鸿,陈晓玲.区域人才吸引力的定量评价与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3):26-28.


    [7]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5-67.


    [8]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9]Lawrence
S. Kleima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Tool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M]. USA: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97.68.


    [10]Lipka, Sara. A Prodigious Young Talent [J].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3,50(9):6-8.


    [11]罗永泰,张威.论人力资本集聚效应[J].科学管理研究,2004,(2):81-84.


    [12]牛冲槐,张敏等.人才集聚效应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2):16-19.


    [13]王建强.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中国人才,2005,(8):26-27.


    [14]张同全.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8):83-84.


    [15]田凌晖.高校人才集聚绩效评价方法探析:集聚指数的编制与应用[J].教师教育研究,2007,(3):45-49.


    [16]李明英,张席瑞.中部六省人才柔性流动下的集聚效应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4):43-45.


    [17]张洪潮,牛冲槐.人才集聚现象与集聚效应质量互变系统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11):138-140.


    [18]阎慈琳.关于用主成分分析做综合评价的基于问题[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8,17(2):22-25.


    [19]牛冲槐,高祖艳.科技型人才集聚环境评判及优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127-133.


    [20]郭克莎.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战略[J].开放导报,2004,(4):27-31.


    [21]姜帆,裘立华,裴文彬.长三角城市产业分工需要形成梯度层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 ... 138.htm.2005-10-19.


    [22]李刚.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J].中国人才,2005,(5):27-28.




附件列表

33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doc

大小:854.5 KB

 马上下载

| 过年红包,免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7 10:49:42
怎么都是要钱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0 15:21:09
别介啊,还要6个论坛币,LZ看过年了,也送个红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0 15:27:45
3# coffeevtea

送,一定的。买了的退还,没买的免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