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联网1.0到物联网3.0,从工业互联网到分布式认知工业互联网,在数字化时代,有几个变化非常明显:
第一个变化是商业活动和经济组织模式的根本性变化,即商业模式正从单边平台走向双边平台,最后在数字化时代走向了多边平台。
传统制造业属于单边平台,从设计、生产再到销售等,仿佛一条流水线。
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变成了双边平台,例如滴滴,平台上打车用户的增加会为平台吸引到更多的车主入驻,同时车主增加又会吸引来更多的打车用户,形成双边平台的网络效应。

到了数字化时代,商业结构逐渐转变为多边平台,追求生态效应,变得开源开放、共享共生,以联盟甚至社区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
第二个变化是发展流程上的改变。和以前相比,制造流程、商业流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产流程从M2C到C2M的变化;另一个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变化,不再是制造业归制造业,服务业归服务业,而是变为“制造即服务”。
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数字化时代的工业互联网不只是工厂环节的工业互联网,而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集成创新,同时也是基于多边平台的组织创新、基于数据驱动的产品创新、软件的重新定义、它也是基于客户精准画像、精准匹配的流程创新。

因此在区块链在驱动下,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价值突围,在于从局域网迈向广域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最底层的技术是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治理架构。
没有一个人、一家企业以中心化的方式来控制这个工业互联网,就像比特币网络一样,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采用分布式的治理架构,所有企业都可以放心地加入到这个网络里。
同时这也是一个基于知识图谱和隐私计算的数据协同平台,用户的数据在平台上能够得到很好地保护,不想给其他人看到的数据其他人就看不到。进而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制造和服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