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5-3-11 12:29:38
【洒家自己先批判下自己吧,以下红色字体为今日反省后的自认为正确的内容,黑色为4年前的肤浅认识的靶子】

论曼昆的货币需求余额理论及其IS-LM模型中的LM曲线

本贴将以曼昆的那本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六版(人大出版社,张帆译)为背景,论述曼昆的货币需求余额及其LM曲线,欢迎批评指正。


一货币需求余额
曼昆在论及有通胀预期pi时,货币需求余额L(i,Y)与收入Y正相关,与名义利率i(i=r+pi)负相关。先固定美联储的货币供给量M。曼昆说,由于人们的通胀预期pi导致名义利率i增加,持有货币的成本增加,故人们的货币需求余额L(i,Y)下降,如果价格p不变,则货币供给余额M/p仍和先前一样,但L(i,Y)已经下降,即货币供给余额与货币需求余额不匹配,曼昆下结论说,价格P必须上升(才能使货币供给余额与货币需求余额匹配,我加的一句话)。

我的问题是,持有货币的成本增加,人们的货币需求余额L(i,Y)下降,也就是说,人们都想减持货币,抛出货币,但美联储不是已经固定了货币供给量M吗,就像关在一间封闭屋子里的人,货币抛来抛去不还是在人们之间窜吗?上面问题实际上引出了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到底那个名义利率是什么含义?(或者换句话说,人们想将自认为多余的钱抛给谁?),是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用的债券利率,还是封闭屋子里的人之间互相借贷意义上的利率,抑或其他?下面详细分析。

假如是指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用的债券利率,则人们想将自认为多余的钱抛给美联储已购买其债券。但前面说了,美联储已经固定了M,或者说,美联储打死也不会卖给你的。这样,钱仍然出不去,得不出价格P必须上升的结论。【价格必然上升,根据MV=PY,M不变,Y不变,预期名义利率i上升,必然导致人们实际货币需求余额下降,具体说,人们争相出手货币购买实物,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上升,因此P上升。P上升后,较大的V也即较小的K,实际货币需求余额下降(=KY)的目的得以实现,同时实际货币供给余额(m/p)和实际货币需求余额(kY)达到均衡】

假如是指封闭屋子里的人之间互相借贷意义上的利率(其实就是商业银行的利率),首先大家消费不会下降,因为预期通胀下跟钱有仇似的,还想多花呢;其次因为大家都想把钱贷出去,留在手里的钱尽量少,但是做不到!谁会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呢?答案是没有人!也得不出价格P必须上升的结论。【利率只是指握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虽然以前的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封闭屋子里的人和屋外的人(即美联储货币当局),这个概念也许挺好的,但是在LM货币市场模型中,利率不能理解为封闭屋子里的人互相借贷的意义上的,否则就是犯了古典经济学的循环论证的错误(即利率决定并被决定于投资和储蓄的均衡),就凯恩斯的理论而言,LM利率只能是由封闭屋子里的人和屋外的人(即美联储)意义上的决定(通过此利率的调节使得不同年产量Y下的货币供给为定值,即是指保证封闭屋子里的人手握的钱为定值)。结论:利率只是指握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不用考虑封闭屋子里的投资和储蓄的关系,否则IS-LM模型纠缠不清,循环论证,因此下面2中所述也就明了了】
【当然,IS中的利率可以理解为封闭屋子里的人之间的借贷关系,即投资和储蓄的关系(注意我仅指明此利率大小可以理解为改变投资和储蓄的升降关系,并非指IS曲线上的I,S均衡点的利率)】
【最终结论:封闭屋子里的人互相借贷的意义上的利率和由封闭屋子里的人和屋外的人(即美联储)意义上的利率相等(不考虑通胀率时),一个对应IS模型,另一个对应LM模型。考虑设定目前IS和LM的相交的均衡点为利率r和年产量Y,考察利率为r1>r的利率下(横直线),LM上对应使得(固定货币量M下)货币市场均衡的年产量Y1>Y(假定人们乐观的认为立马可以生产实现这个大的Y1,此时,三参数(M,i1,Y1)使得货币市场LM均衡。但是人们发现,这个大的利率i1下(封闭屋子里的人互相借贷的意义上的利率也是这个值i1),借贷成本高,投资下降,产品市场不均衡,由IS含义,年产量Y1将下降,同时利率下降,逐渐调整为原来的均衡利率点及均衡三参数点((M,i,Y))。
(注:原来是三参数(M,i,Y)使得货币市场LM均衡,同时产品市场IS也均衡(i,y)
其实还可以加入价格和M变动,动态分析,即处理LM时,考虑货币均衡下的利率函数r=r(M, Y, P),可以不用曼昆书中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即M或P变时,移动原来LM曲线的方法),直接采用偏导数的多维即多参数模型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IS_LM模型。目前洒家正在作这方面尝试。

【我的两种利率,尤其是封闭屋子里的人之间的关系那个,主要是为了更清晰理解LM利率对IS的影响而做的努力,事实上仅仅只需要一个利率理解即可,那就是封闭屋子的人和屋外的人美联储之间的关系,美联储藉此可以调节货币供给。另外,加息等价于减小货币供给的前提是年产量Y固定,否则年产量Y1大时,加息时仍可能保持货币供给与原来较小的Y时不变,其实就是LM上的含义】



曼昆说,在固定货币供给M,固定价格P下,LM曲线是指名义利率r增加,收入Y相应增加,即是说给定一个r,将存在一个唯一的Y相对应,而且LM曲线向上。或者说,Y2>Y1,则LM曲线上r2>r1。在LM曲线上,存在着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完美均衡。
2 假如名义利率是指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用的债券利率,仍然无法解释封闭屋子里的人,货币无法抛出或者介入的困难。
于是我下结论如下:LM曲线上的名义利率指的是商业银行的利率,而不是曼昆所说的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用的债券利率(尽管曼昆没有明确点出,而是暗含)。【错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1 16:56:54
黄和霞 发表于 2015-3-11 12:29
【洒家自己先批判下自己吧,以下红色字体为今日反省后的自认为正确的内容,黑色为4年前的肤浅认识的靶子】
...
其实我觉得单从教材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厉害了,几年来也进步很大;
无非几个问题:1、islm中的利率是哪个(是什么或随便你怎么说)?2、美联储的市场操作的利率又是怎么个角色?3、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定义问题?4、你所模型化的两个利率(模型的很靓,呵呵)在两个曲线内的区别与否?
回答1,islm模型里的利率是投资等于储蓄时的利率,更是L和M所决定的利率,是两条曲线交点上的利率,更是假设短期价格粘性后的利率,即为,通胀为0。通胀和通胀预期是两个事儿。
回答2,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一般被视为目标调节利率,或说成是长期的真实利率,简单说,各大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含各种费用风险后的值)会向这个利率靠拢,国债也是一种货币,不同就是国债的价格是固定的,那流通货币的价格(利率)自然得向国债靠拢。(国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那么,国债利率不能作为曲线里使用的利率,它只是个目标值,可以把国债利率理解成“要走百步”,把曲线利率或真实利率理解成“已走几步”。
回答3,货币供给就是M2+指向央行的可承兑凭证(品种多样化)-法定备用金 -或+(其他更细的发现吧)……反正重在理解,又不是货币委员会的,不可能完全搞准确;  货币需求就是流动性需求,分贸易需求、避险需求、投资需求、业务需求……各种教材说法不一呗,没啥含金量
回答4,两个模型化的利率再islm里是一个利率,经济世界的所有东西都不能逃出自然法则,都可以用二分法。也就是说,所有的利率,都是两种力量作用下的同一个利率,只不过加个装备,换件衣服,很多教材就给利率换上了高大上的名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1 20:53:58
song1934 发表于 2015-3-11 16:56
其实我觉得单从教材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厉害了,几年来也进步很大;
无非几个问题:1、islm中的利率是哪 ...
感谢阁下回答!我又对上面自己的红色字体内容重新修改添加了下,感觉对IS-LM认识越来越清晰了,请批评指正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3 13:41:08
黄和霞 发表于 2015-3-11 12:29
【洒家自己先批判下自己吧,以下红色字体为今日反省后的自认为正确的内容,黑色为4年前的肤浅认识的靶子】
...
曼昆的书我好久没看了。如果曼昆说LM中的利率是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那无疑他取的是目标利率,是商品、货币两市场完全出清下的利率,这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你取商行的利率,那就成了动态分析了。

       islm曲线上的各个点(投资、储蓄、利率、收入)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是谁决定谁,这个教材一般必须强调!用islm曲线推到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很难的,必须看经济学原理,或者通论什么的,才能搞清楚。
       I S L M r  p Y,里面真正的自变量是L,其他都是因变量,由于ZF调控的存在,M r 也可以理解成自变量,你的“最终结论”分析很精彩的,但r1>r时,如果理解成是自变量,那么会像你的分析过程一样,而且这个过程必然大致遵循价格粘性;如果是因变量r1,那就不同了,L在流动性理论中被理解为非常稳定的,那么出现r1>r 的情况的原因无非是M的变化,r1回调至r 的动力大致应该是Y增加后,M增加,L不变,r1自然回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3 15:00:24
song1934 发表于 2015-3-13 13:41
曼昆的书我好久没看了。如果曼昆说LM中的利率是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那无疑他取的是目标利率,是商品、货 ...
曼昆的书我好久没看了。如果曼昆说LM中的利率是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那无疑他取的是目标利率,是商品、货币两市场完全出清下的利率,这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你取商行的利率,那就成了动态分析了。

       islm曲线上的各个点(投资、储蓄、利率、收入)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是谁决定谁,这个教材一般必须强调!用islm曲线推到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很难的,必须看经济学原理,或者通论什么的,才能搞清楚。
        I S L M r  p Y,里面真正的自变量是L,其他都是因变量,由于ZF调控的存在,M r 也可以理解成自变量,你的“最终结论”分析很精彩的,但r1>r时,如果理解成是自变量,那么会像你的分析过程一样,而且这个过程必然大致遵循价格粘性;如果是因变量r1,那就不同了,L在流动性理论中被理解为非常稳定的,那么出现r1>r 的情况的原因无非是M的变化[这里对于既定的某个LM曲线(还是用比较静态分析的),前提是M不变固定,M变是指造成此特定的LM曲线的移动,我的论证是在于r1会自动回调至r的过程(达到两市场同时均衡),是针对某一既定的的IS和LM,按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货币供给始终保持一个既定量,这里不涉及LM的移动],r1回调至r 的动力大致应该是Y增加后,M增加,L不变,r1自然回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3 15:54:30
黄和霞 发表于 2015-3-13 15:00
曼昆的书我好久没看了。如果曼昆说LM中的利率是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那无疑他取的是目标利率,是商品、货 ...
静态分析是对的。动态分析很难没有疏漏,其实ISLM静态分析反而更有价值。如果L 和M固定了,利率是不能变化的,当然这里的M是真实货币余额,因为凯恩斯后,利率理论的核心就是L和M决定了真实利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5 21:30:04
song1934 发表于 2015-3-13 15:54
静态分析是对的。动态分析很难没有疏漏,其实ISLM静态分析反而更有价值。如果L 和M固定了,利率是不能变化 ...
静态分析是对的。动态分析很难没有疏漏,其实ISLM静态分析反而更有价值。如果L 和M固定了,利率是不能变化的[你的这个结论前提是收入Y固定(至少就针对掌握和利用IS-LM模型和运用比较静态分析目的而言应该如此看待)!当然前面我说了IS-LM是比较静态分析,即特定的一对IS和LM货币供给余额M/p是先固定了的,对此LM而言,如果M变则代表LM移动。不要再在讨论特定的一对IS和LM中的LM曲线时,时,再说利率是不能变化的,否则就相当于全盘进行全参数(r,P,M,Y)动态分析,而不是利用IS-LM模型比较静态分析了.],当然这里的M是真实货币余额【M/P是真实货币余额,尽管P固定的前提下你可以说M是真实货币余额】,因为凯恩斯后,利率理论的核心就是L和M决定了真实利率【也可以这么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6 10:49:38
黄和霞 发表于 2015-3-15 21:30
静态分析是对的。动态分析很难没有疏漏,其实ISLM静态分析反而更有价值。如果L 和M固定了,利率是不能变 ...
利率不受Y的影响,Y固不固定无妨;利率由L和M决定这是利率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6 10:56:31
song1934 发表于 2015-3-16 10:49
利率不受Y的影响,Y固不固定无妨;利率由L和M决定这是利率理论;
其实咱俩是一致的,只不过分析方法的不同。洒家顶你,洒家正打算看《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还望以后有问题时大神能够指点一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6 11:48:38
黄和霞 发表于 2015-3-16 10:56
其实咱俩是一致的,只不过分析方法的不同。洒家顶你,洒家正打算看《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还望以 ...
不敢当,我真不是大神,就怕大神,哈哈,共同进步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16 11:51:17
song1934 发表于 2015-3-16 11:48
不敢当,我真不是大神,就怕大神,哈哈,共同进步吧。
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18 20:45:13
虽然不能全看懂,但是真是佩服!就是不知道怎么收藏本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6 08:51:47
就这个问题,我之前已经回复你了。曼昆的观点不会有错,但你的分析思路也很好,保持这种分析框架,在日后的学习中,满满修正一些概念,比如存款量、贷款量及各自涵盖的主题,自然就会弄明白了。耶伦写的《令人惊艳的十年……》会让你弄明白公开市场操作的思路和重要性,而且也说了美国用的两大经济测算模型,当然至少目前我们没必要也没这个能力弄清楚两大模型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