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资讯网报道,2011年中国进口氯化钾大合同谈判已经结束,中化、中农和BPC的氯化钾合同价格确定为到岸价400美元/吨,同比上涨50美元;其中俄钾全年进口量约在100万吨,加钾则根据中化之前与其签订的备忘录,中化的进口量约在100万吨左右,具体细节有待进一步披露。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谈判改变了往年全年一次的定价机制,变为半年一次,在钾肥价格波动加大的背景下,使得谈判价格更贴近市场走势,对谈判双方都有利。
此次谈判价格确定为到岸价400美元,基本符合我们预期,相比巴西450美元的大合同价格,再次显示了中国在钾肥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对于正在备肥的中国市场而言无疑是一颗定心丸。目前国内港口边贸钾肥在2,800-2,900元/吨,市场价格在2,900-3,000元/吨,盐湖钾肥(000792.SZ/人民币60.50,买入) 95%含量的氯化钾出厂价格在2,700元。港口边贸钾肥库存较少,盐湖钾肥发货量也较少,随着春耕旺季的来临,钾肥生产企业和国内经销商都看涨后市价格,我们认为,如果今年春季没有出现像去年那样的异常天气,化肥需求将正常启动。另外,国际氯化钾库存较少,以及农作物高涨的价格带来旺盛需求,氯化钾价格也预期上涨强烈。在全球流动性加剧的背景下,我们预计2011年氯化钾价格中枢将较2010年稳步上扬,维持钾肥行业的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盐湖钾肥2011年销量将达到300万吨,同比增长12%,出厂价格同比将上涨20%左右,其中95%含量的氯化钾均价在3,000元/吨,即使考虑与集团吸收合并后,每股收益将摊薄10%至人民币2.75元,目前估值相当于2011年22倍预期市盈率,较低,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中化化肥(0297.HK/港币4.06,持有)通过此次谈判较好地锁定了氯化钾2011年上半年的成本,我们预计上半年氯化钾市场价格将超过人民币3,200元/吨,公司氯化钾毛利率可达到10%-15%之间,在氯化钾价格稳步上行的前提下,我们预计下半年可维持10%左右的毛利率,全年公司盈利将达到18.2亿人民币,同比将增长90%,相当于每股收益0.27元。目前公司股价相当于2011年13倍预期市盈率,估值较低,短期可能会有一定的表现。但考虑下半年谈判的不确定性,暂时维持持有评级。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