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类求职与招聘
60205 165
2011-01-14
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新进教师名单(含研究领域、毕业院校、工作经验、学缘关系等)
* 此名单可能为不完全名单;此外,部分信息因时间和信息源的原因无法完整提供。


对部分坛友疑问的一些说明:
1、关于隐私权:此份名单来自于互联网公开信息,各项信息也是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当然不排除存在误差的情形。各位老师作为高等教育业工作者,我想没有去掉老师名字的必要;否则,在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时,最好也是隐藏了名字,只保留所在单位名称。此外,本人并非西财人事部门工作人员。
2、关于调查目的:此统计只是一次普通的调查,并希望对有志于从事高等商科教育、研究的同志有或多或少的帮助,而不出于任何非法或者盈利或者其他损害当事人声誉的目的。直接点讲,这只是一次资料整理或者普通的信息披露。
3、关于海外院校:需要指出的是,公布这份名单没有和国内任何院校比较教师毕业学校背景的意味,而毕业院校也只是师资的一个方面。所以不要谈及“我们学校引进的师资至少是某些学校毕业的”之类的话:一方面,这一说法具有绝对性且无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博士毕业学校无法完全代表一个人在研究领域的潜力或者造诣;第三方面,作为一个学经济的人,我们应当明白引进师资存在成本和产出,绝不是全是排名前列的就越好。事实上,清华经管在2010年秋季招聘的16名教师虽然都出自名校,但也不尽然都是MIT之类的学校。总的来说,每个学校在引进海外博士时都要在可用经费、毕业学校、研究领域以及各个年度等因素间去平衡。
4、关于西财的人才引进:西财在引进人才方面,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总的来看,还是比较均衡,这表现在研究领域、毕业学校、国外国内等方面。以研究领域为例,此前就曾有不少是资产定价方面的,但目前明显减少,而对非经管类学科给予了不少关注。在学缘方面,据说西财提出了当年毕业的本校博士不能立即在本校从事教研工作,以避免学术近亲繁殖,但这一点在某些学科似乎并没有落实,不过这也仅仅是个别现象。几位坛友表达了海外院校“很杂”的观点。不过在其2010年度的引进中,依然有博士毕业于伯克利、伦敦大学、德州农工、俄亥俄州立、莫纳什等在经济学和商科领域较为有名的院校。同时,2010年还引进了几位外籍全职教师,他们将在西财服务至少六年,这对于一所西部院校实属不易。当然,对于一些京沪高校或者经费充裕的机构,这显然并不鲜见。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4 20:13:55
期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4 20:16:39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4 20:23:50
在哪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4 20:49:27
准备黏贴没搞成,直接看附件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5 00:19:33
给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