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每座旅游城市,都有一条大同小异的商业街。
除了贩卖在义乌批发的小商品挂件外,烤肠更是游客的宠儿。
它的售卖非常随意。仅需要挪动一架小巧的烤肠机,学校、商圈、车站任它生根发芽。
人与人口味不同,但对烤肠,却好像天然有种极高的接受度。
从“台湾热狗肠”,发展到今天“火山石烤肠”等琳琅满目的种类,它始终在街边勾引着一批批吃货。
烤肠的大受欢迎,与亲民的价格脱不了干系。
即便是猪肉最贵卖到20多元一斤,烤肠也依然能保持2元左右的价格岿然不动。
前几年,电视台爆出黑心烤肠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原料中使用廉价的狐狸肉、貂肉,还掺杂大量猪肉香精、红曲红色素、防腐剂、淀粉等非肉类材料掩人耳目。
在中国妈妈们眼里,烤肠早就被划进了“垃圾食品”的行列。
然而,面对“烤肠配奶茶”的混合双打,年轻人还是毫无招架之力。
骗人的“台湾烤肠”
中国人有多爱吃烤肠?
十年前《中国食品报》估算烤肠的市场规模,就在160亿以上,年销售量18亿根的数据,足以载入史册。
这种国民小食,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回忆。
烤得“皮开肉绽”的,再裹上一层调料,一口下去满嘴的热气,嚼得嘎嘣脆。这样的美味,叫人难以割舍。
地道的台湾烤肠是把纯猪绞肉灌进肠衣,用明火烧烤。而大陆的“台湾烤肠”中加入了大量淀粉,用金属架加热,口感松软无嚼劲。
直接的差别在于,台湾卖的烤肠价格多在20元左右。
但就在大陆版“台湾烤肠”将错就错的二十多年里,为了维持低价销售,烤肠厂商仍在费劲做着局中局。
浙江台州的一位食品生产人员说:“烤肠的用料太乱了。”
他们的工作人员检验产品品质, 烤肠都是嚼两下就吐出来,甚至还要漱口,因为他们清楚这是什么做成的。
烤肠原料不可描述
湖北15岁的小程在吃了3根烤肠后,在半夜突然呕吐、腹痛,高烧到昏迷,被推进ICU急救。
小程肝肾器官严重受损,经医生诊断为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
而致病的起源,就是食用了变质的烤肠。烤肠里含有的肉毒杆菌、大肠杆菌等,人体进食过度,很容易导致感染。
始终保持低价的烤肠,正是中国餐饮行业鱼龙混杂的一例典型。在它膨胀式发展背后,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