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精矿持续涨价的压力,从目前情况来看短期内难以缓解。
首先,钛白粉的下游需求从今年6月起变得十分旺盛。“今年钛白粉出口增长明显。”田晓雨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虽然海外疫情依然持续,但其实海外下游或贸易商都有囤货需求。1-8月份,钛白粉出口同比已经增长20%。所以整体看今年出口量大概率将实现同比增加。”

上述钛白粉业内人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钛白粉需求旺盛,钛白粉企业可以将钛精矿涨价压力向下游企业传导,毕竟需求在哪里,因此钛白粉企业对于钛精矿的需求短期内也不会减少。
但为了消化成本压力,各家大公司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0月21日,中核钛白(002145.SZ)宣布,拟与新疆湘晟和哈密瑞泰两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新疆德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7亿元,中核钛白占股51%。据披露,哈密瑞泰主营铁矿、钛的开采;矿产品加工、冶炼等。如本次投资成功,中核钛白也成为继龙蟒佰利之后,成功布局上游钛精矿的大型钛白粉上市公司,有了自主原料来源,产品成本将会降低。
而安纳达(002136.SZ)则直接锁定了半年内的原料价格。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在最近一次钛精矿有涨价预期前,安纳达多方采购原材料,以涨价前的价格预定了6个月的钛精矿原料,也就是说,到明年2月份前,安纳达的钛精矿成本并不高。

表示,安纳达的做法对于企业的现金流压力较大,而中小钛白粉生产,没有足够资金实力,则无法用预定原料的办法,降低成本,生存越来越困难,因此钛精矿涨价无形中又加剧了钛白粉企业行业洗牌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