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795 2
2011-01-15
今天是2011考研大军考试的第一天,在中国,一般人多了就会用更大的词来形容。曾几何时,我国5,6百万的大学生变成大军,现今151万的硕士考生变成大军,不难推断今后博士生也会变成大军。中国的教育大众化,平民化对如今考研的影响,成本与收益是否合适。中国的学位泛滥,教育偏激是否会对考研的同学们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考研复习的时间加读研的时间,还有准备,考上或落榜,在读等期间受到的心理压力,摧残等成本是否同未来的收益合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5 15:28:29
有些事是不能这样计算收益的吧  如果真是自己喜欢读  当然,如果读书慢慢变成市场化行为,那就要计算成本收益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5 16:56:52
可是考研就是一种教育投资啊!就是要就算成本和收益啊!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觉得如今考研的同时就要考虑成本和收益,你预期收益高,你才会更愿意去考研。当然我们不排除一些跟风考研的同学,他们不知道,不了解为什么考研,考研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只知道大家都考,那我也要考,跟大家走,总是没错,这样没有灵魂,没有独立思考的当代大学生如果去考研,不能说不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一个社会的痛楚。你为了考研,时间是你最大的成本,青春是你的赌注,很多人考研是知道其机会成本大于他本科工作的成本,未来的预期收益也比本科有更大发挥空间。有些人不考研也是考虑成本的,我们更影象化的说,考研其实也是相对市场化的,学校作为工厂,学生作为产品,学校不为他的产品负责,难到你就不为自己负责么?不就不会考虑自己在工厂加工的成本与自己加工后所带来的收益么?(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