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43 2
2011-01-17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中国内地房地产进入愈调控愈升的怪圈,不但很让当局无脸面,也很伤民间对楼市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房产税被推上调控舞台,如同视之为调控“终极核武”。扰攘争议多时,房产税终于粉墨登场,进入试点阶段,重庆率先出笼后,上海接力推出,当市场目光转向北京时,北京表明,暂不参与试点。凸显房产税试点态度守慎,不能急于求功。   房产税踌躇难前,与对其功力不知深浅有关,有人视为打压房价的“终极核武”,显然涉嫌夸张,是寄望过度。从已推的方案看,房产税似豪宅购置税居多,而且尺度宽、徵收轻,对于有财力购置豪宅的人,承受这“温柔一刀”,可谓不留甚么血痕。既然如此,照估其功力有限,不过是富户购置豪宅,捎带向库房捐输九牛一毛而已。   房产税若然狠砍一刀又如何?恐怕决策者下不了手,一是怕砍得太狠,伤了楼市元气反而得不偿失;二是砍得太狠自己就先过不了自己,拥有决策影响力的既得利益者,由**、国企到官员不在少数,难免下不了重手。房产税聊胜于无,像是调控的应景之策,又怎能寄以厚望?何况,房产税根本就性质未明、目的模糊。   房产税在社会争议上,被赋予打压楼价的功能,市场视为楼价调控利器;在**角度,房产税不过是财政措施、税收工具。因为房产税循根本改动,需要从立法上明确,而这需要繁复的程序、较长的时间,难以近水解近渴。如果仅视房产税为楼价调控的工具、单纯财税措施,又何妨加快推行,以彰其效?毕竟管理楼市风险,乃当局有不容推卸责任。   如果房产税作为内地长远税制改革一环,难求一蹴而就,则需要消除社会寄以调降楼价的功能。从税制改革来看,目的是透过房产税取代地方**土地财政的意向,即使对房地产发展有积极意义,也只会从长远角度,对稳定楼价发挥作用。可以相信,就中央的用意是以此为目标,但当局任由社会期望过度,并混淆长远目标与短期功能的分别,对社会正确理解房产税并无益处。   监于以往土地财政暴露财政收入透明度低,卖地所得庞大收入不知所用,地方**却未运用其财力,投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自残调控手段的缺失。要楼价调降有效,不把财力用在刀刃上,成为社会抵触房产税的主要源头。今后房产税改革,要体现取于斯、用于斯的原则,有关收入拨作用以维护房地产健康发展,否则将重演土地财政的恶果,也得不到社会支持。   内地房产税试点,虽然在讨论争议既久后出笼,但像急就章的政策措施,目标模糊、功效存疑,对维护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很有保留。以此估计,就算日后试点完结,所得“经验”对日后房产税进行税制改革,指导意义也不大。反而当局低估楼价形势的复杂性,轻率就当前不伦不类的房产税,押下其政策信用,将来所收获的只能是民意流失,房产税改革难以立威及得到社会广泛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7 16:07:19
如何调控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现在调控感觉上是走一步,看一步,等有效果了再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要是没有效果,那这一次调控对于下一次调控来说就带来了负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7 16:15:55
MO论,走走看先,从轻微触动,到根本触动,再循序渐进地放松,一般这样都行。
俺以为还是有效果的,中石化不是正在从北京迁走么,这些国企,应该除了新闻发言机构,和小规模的HEADQUATER,全部迁出北上广;刚需要降90%以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