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wen2009 发表于 2011-1-18 21:58 
以罗伯特·巴罗、基德兰德、爱得华·普雷斯科特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新古典经济学家试图从新的角度来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他们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并非货币因素,而是实际因素。这些实际因素可能来自需求方面,如私人或**需求或偏好的随机变化;也可能来自供给方面,如生产率的变动、生产要素供给函数的变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率的波动。由于这一模型主要根据实际因素来说明经济波动的原因,所以一般称之为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显而易见,第二代新古典学派是通过完全撇开货币因素来论证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从而得出货币政策无效和货币中性的结论的。
Barro应该算是新古典I了,K&P(应该还算上Long & Plosser吧)这4个人才算是新古典II。
Prescott的原意是找一个框架,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个类似于“会计核算”和实验工具的目的模型,结果令人惊讶,这个模型的优美和高度解释力,完全超过了预期,乃至于有人诟病这个模型根本就不是一个模型,而就是一个会计核算方法而已。Prescott的另一个贡献更大,即calibration,直到目前,大多数理论宏观研究还是在用这个方法(估计也在用,但模型高度复杂时还是要用前者)。
作为一名信奉科学实证主义的形式主义者,我非常反感说xxx的理论的思想是什么。模型是拿来预测而不是拿来信仰的。RBC中最早的确没有货币,也没有扭曲和摩擦,但不代表这些模型的提出者就是认为这些东西不重要。当然,他们确实认为货币不重要,但这是建立在当时还没找到一个完善的传播机制能够很好的展示名义冲击,因此他们只说,基于他们当时的模型,货币因素没有tfp重要而已。真不知道国人是怎么想的,总在强调,这些理论不合实际从而是错的。
总之,“用研究真空中分子的方法去研究宏观经济行为”的形式化研究方法必定存在问题,而且非常需要去诟病。但是,绝对容不得一点点科学方法论都没学过的广大机械唯物主义论者去妄加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