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421 18
2011-01-18
垄断使国企积累了近2万亿利润,构成一个鲜明反差
黄焕金
    以下报道使我们看到一个巨大的反差,去年中国国企获得了近2万亿利润,有专家估计其中80%是依靠垄断而获得的。我们知道,依靠垄断(尤其是行政垄断)获得的利润实际上是通过价格机侵占了作为消费者的广大老百姓的利益的结果。另一方面呢?作为国企,它只向国家上缴了税后利润的10%。这构成了一个鲜明反差,即一方面国企是依靠市场垄断、依靠剥削消费者利益而获得巨量利润,另一方面,这笔利润它却只向国家上缴10%。这说明,大量利润滞留在国企内部,从而使国企丧失了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应有属性。按理,国企是国家所有,国家有权要国企上缴100%的税后利润,然后再由国家返还相应比例的利润予以奖励;这是确认国家行使国企所有权的重要权力确证,就象香港驻军是主权的标志一样。但事情并未这样,国家要国企提高一点上缴比例都受到国企的各种无形抗拒,更谈不上实现这个“完全上缴后再返还”的机制了。在私人企业,企业老板有完全的权力支配自己企业所产生的全部利润,有完全的权力分配这笔利润。但是现在国家对国企却丧失了这个权力。这说明什么?说明今天的国企,已经丧失了它应有的“全民所有制”的属性,已经丧失了公有制企业的属性,已经沦为权贵与既得利益集团的谋利工具了,已经成为制造社会贫富分化的“工厂”了。

去年国企累积利润近2万亿 垄断因素占8成
2011年01月18日中国广播网  
  
核心提示:主持人:其实利润不管是挣2万亿还是8万亿,大家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用于改善民生,把这个钱用在民生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如果上缴的收益纳入公共财政并用于社会公共福利性支出,将为社会保障水平较大幅度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广网北京1月1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2010年国企累计实现利润接近2万亿元,同比增长近4成,为什么国企利润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这么高的利润,除了垄断有多少是靠自主创新?国企利润将怎样用于改善民生?专家观点:2万亿里,垄断因素占80%。
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9870亿元,接近2万亿,同比增长近4成。 2万亿怎么花?老百姓能够得什么利?广东省一个调研中心昨天公布居民生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公务员、国企员工最幸福,为什么呢?工作稳定收入高,大家很羡慕。
去年投资国企的股民至少亏损20%以上。当然,这个数字并不一定准确,但是也部分反映了国企股票很难挣钱的这样一个尴尬的状态。除了这些观点,也有不少人说出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垄断”,国企利润连年增长,尤其是2010年再创历史新高,是不是光“垄断”两个字就能解释清楚的呢?国企如何能够更好的转变发展方式,利润如何才能更好的用于改善民生呢?我们来听一听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的评论。
主持人:看到去年国企利润再创新高达到2万亿,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袁钢明:的确和大家的反应是一样的,实际上因为现在很多企业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利润不可能增长这么快,而国企增长这么高,的确有它特殊的政策背景和环境因素。因为如果它的总量能达到2万亿的利润,而实际上我们国家全国的整个企业的利润也就是2万多亿,它2万,比如说2万6千或者最多到3万亿,国企特别是央企150、160家,它占了这么多,说明国企的的确确增长的情况和整个国家情况不太相符合。
袁钢明:近似号吧。基本上可以是约等于,而且基本上国企所占的领域和它企业巨量的规模使得它在市场上占有强大的垄断优势地位。我们可以看到,尤其像有色金属、邮电通信、钢铁,包括金融这些企业,我们所知道的三大巨头,其中比如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他们是全球最挣钱的企业,他们的利润达到了一千多亿,都超过世界上很多大企业了,所以的确垄断因素占有主要的因素。
主持人:关于2万亿里面,您能大致给我们谈一下,大概垄断因素有多少,自主创新能占多大比例?
袁钢明:我估计垄断因素可以占到80%左右,但是也有它们自己的,比如说他们自己的经营可能要比过去改革以前,或者改革前期要好一点,但是主要还是垄断。我们可以从数字上看到,国有企业实际上他们的费用成本上升和他们的利润上升程度基本上是一样的,说明他们的经营也有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数字上说,他们的成本增长30%多,31%,而它们的利润也是增长,也就增长这么多,比如说央企营业收入增长也是31%,而他们成本中增长的,比如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增长的速度也很高,所以说他们成本压缩的这个潜力不够,而且它们把这种营业收入或者东西的收入都变成他们自己的收益了,变成他们自己的成本了,所以说它们经营还是存在问题的,他们利润这么高主要是经营。
主持人:其实利润不管是挣2万亿还是8万亿,大家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用于改善民生,把这个钱用在民生上。
袁钢明:这一点大家的想法要求都是对的,因为咱们国家现在对国有企业的,特别是央企这么高的利润,让它比如说分给国家或者上交给财政,然后再把它分给老百姓或者把它投入到公益事业上去,这点比例太小了。因为按照它利润的程度它应该是多挣多分,因为它是国家投资的,是全民投资的,应该是一公共的企业。现在国际上一些大国他们的国有企业可能50%以上的利润要分出来,要上交给财政部,或者是至少2/3或者1/3这样的,可是咱咱们国家只有10%甚至低到5%,所以这一点还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老是这样说,但是老是没有推进,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是需要重视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袁钢明教授的评论,谢谢您,再见!
其实不管国企怎么营利,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去改善民生,我们来说比如说股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股票,的确现在国企的利润非常高,可是它的股票却很难赚钱,很多人一直是被套着。昨天股市就是因为权重股砸盘,盘中沪市一度跌破2700点,国企应该怎么面对这个问题?前几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一次论坛上也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觉得,国有企业应该对得起股民,这个观点一出来现场掌声一片。
郑新立:我们的国有企业现在绝大部分都上市了,股权已经社会化了,你经营的目标就是:第一要使企业价值能够提升,让买你股票这些股民口袋里钱能够鼓起来,这起个什么作用呢?就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第一个转变就是要扩大消费,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长居民财产性收入。人家买了你的股票,结果被套住了,那么你就对不起股民,你要增加投资者的收入,要提高企业的价值,让被套住的那些股民赶快解套,这个是你转变发展方式第一个转变做出的最大贡献。
对于国企上缴红利的问题,各方专家的评论也很多,对于国企5%到10%的上缴比例一直以来很多专家都认为太低了,中国财政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认为,随着改革的推进,国家应该逐步提高征收央企利润的比重,让央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反哺民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如果上缴的收益纳入公共财政并用于社会公共福利性支出,将为社会保障水平较大幅度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认为,长期以来,垄断国企的税后利润没有全民共享,国企利润和国家资源分配的不规范不透明,成为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8 16:26:08
你要看到,国企的待遇是不均衡的,底层人员依然过得很惨,只有高层才能获利。就像是**一样,底层的公务员被人骂却不能还手,高官可以肆无忌惮。所有社会发展的目标都是财富的均衡,这不是上缴利润多少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有一系列的变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8 17:40:19
caichengkai1986 发表于 2011-1-18 16:26
你要看到,国企的待遇是不均衡的,底层人员依然过得很惨,只有高层才能获利。就像是**一样,底层的公务员被人骂却不能还手,高官可以肆无忌惮。所有社会发展的目标都是财富的均衡,这不是上缴利润多少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有一系列的变革
在发达国家做乞丐,也可能比在贫穷国家做公务员要好。
上缴利润确实还不能解决贫富分化问题,但是,不上缴利润,那就更不可能解决贫富分化问题了。
我想老百姓不太指望搞什么“一系列改革”,因为国企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别指望什么一系列改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8 18:13:07
知道我国的国企用英文怎么说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8 21:1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8 21:37:53
龚民 发表于 2011-1-18 21:11
“因为它是国家投资的,是全民投资的,应该是一公共的企业。”---------那么这一公共企业是改革前的财政拨款投资建立的,-----它的确纯属国家投资、全民投资;还是改革后“拨改贷”,企业用纯经济行为借用银行贷款建立?袁钢明教授应该向公众解释清。
企业垄断获益-----应该由受损民众决定其收益流向,而不能反改革又用计划经济那行政手段老套套:一利润统统上缴;二利润分配、企业与主管讲价----讨价还价。
拨改贷并没有改变企业的产权性质,因为贷款的使用与获益是通过企业原有机体来实现的。况且作为国企,国家仍然要对企业负最终责任,因此当国企的贷款无法归还时,最终只有由作为所有者的国家来承担还贷责任,除非国家不再想要它的这个企业了。
管理国企当然要用指令主义,就象私人老板管理他的企业也要用命令一样。在任何一个企业或企业系统内部,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而国家对它的各个企业,也有权这样做。市场交换只存在于企业的外部,即不同所有权人之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