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25 3
2011-01-21
佛经中说的一切,乃是佛站在圆满的境界上观察世间的事。就是站在立场上看寻常事的。 所以,人们不可能从这种看法中得到解脱,只能知道,世间有这种立场。重要的考察,还在于内在自我的探索。
大家通过观察外在,观察书籍描述的事,那只能一知半解,可以说只可以了解到这种立场,而完全不能知道这种立场的真实面貌。因此,读书人分为两种,一种皓首穷经,一种则通达,以至于无所不通。
古来圣贤,把人的智慧分为两种,一种是智巧,一种是大智,即是圆满。智巧是求利,乃是片段之考察,终必有失。大智是求真,乃是圆满的考察,终必通达。
古圣人所著的书中,如《郁离子》《老子》《庄子》《六韬》,我观其大略,乃知其中所谈的就是智巧求利之人的知之不远而终有所失,以此告诫人们考察必修圆满,君子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 16:42:58
怎么又是这个内容?最近要刮起圆满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4 10:20:15
为学日增,为道日损。
只有真正抛掉贪嗔痴慢,日损,日日损,才能站在真正客观的角度看时间。否则我们都是在哈哈镜前观察时间,都是偏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3 01:05:48
谢谢楼主啊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