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yiming0
六
总之,资本主义今后的历史道路只能是必将朝自我革命、自我升华,携助世界(经济),联手“大同”方向演化;一个新的世界,新的“全球化大同”已然可期。这个新的“全球化大同社会”或“新世界”也许与人们向往几千年的“大同社会”及马克思预言的“按需分配”的“科学社会主义”有诸多不同,但其在精髓上差不了多少。因为,这里特别突出强调指出的是,只有在基本消灭各种类型之“私有制”或至少是“糜费生活方式”,并实行全民生活资料合理、富足的“(无偿)按需消费”或“大范围社会福利保障”的社会前提下,人类“全球化市场饱和”的终极历史难题才有可能根本解决。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全体人民在富足但不奢靡的(无须货币媒介的)“无偿消费”即“按需消费”模式中(瑞典等北欧国家“高福利社会”现今已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由于人的合理物质消费毕竟是有极限的,因此社会物质(消费资料)生产相应地才可能有一个合理或科学的“历史及自然限度”。惟如是,人类(或各国)才能在根本上彻底消解“全球市场饱和”这个终极历史难题,或者说才能彻底化解“人类过度物质消费欲望与地球自然资源极限”这个终极历史矛盾及终极历史困境。简明地说,几千年私有制形成的,不合理的人们“攀比性或炫耀性消费模式”在“全球化市场”饱和的绝对限制下在根本上已成为不可能,因此世界经济的根本出路,只能且必然地是,(逐步)在世界范围内以“富足但不奢靡的大同消费模式”历史性地取而代之!(当然,这个历史过程是由一国、几国直至世界各国的过程。)也就是说,“生产”的本性或本质原本只是“(合理)消费”,但嬗变至今却成了“赚钱”即“攀比性消费”!合理,富足的消费是人类(生产力)完全能够做到的,但“无休止的赚钱或攀比”是即使有一万个地球市场和资源也无可满足之的!眼下,地球的物质极限严厉地命令人类:要改改你们几千来养成的臭毛病啦。最简约的例子,若社会只提供各街道上足够的“FREE(无偿)”汽车,那么全社会可节省一多半的(以往)闲空公私轿车及相应的耗费及污染;若社会只提供空间、设施合理但足够舒适的FREE住宅,也必将大为节省以往奢靡的毫宅、别墅及空闲房产的无谓耗费,正所谓“纵有广厦千间,夜宿一席之地”,……不一一列举。就是说,一旦从制度上杜绝人们籍物质攀比以显人生价值的旧本性,代之以(在“大同消费”基础上)凭人们的科技、艺术、思想、情操及完善发展程度等精神性贡献及(复杂或高级)劳动成就竟相为最荣之新人性,社会消费(及其生产)总量及自然资源必将大为节省。特别是,新人性将使人类及社会大为完善及深化发展。这种消费或“市场”模式,就是“物质消费资料按需(富足及合理)分配”或“大同消费”。从全球角度讲就是“大同化全球市场(消费)”模式。人类合理、科学的物质享受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精神性享受或人性、品格、才能的完善化是无限的,才是应着重发展之的。人类现今该是深刻及现实地面对及严肃重新思考当今历史处境及自己本性的时候了。若依以往人们在“私有制”土壤中千年积淀出的“炫富耀奢”之(消费)本性,非但再有几个“全球市场”也不够,况不可能;更是地球人,特别是眼下西方人(劳动者)必将遭受无休止的生产“不足”、消费日减之苦,更不消说贫富矛盾、贸易摩擦的不尽争乱。从全球角度看,人类今天及不久将来的巨大科技力和生产力,已经提供出足够的上述“合理消费模式”或“大同社会”的历史可能及其根本物质基础。现今缺少的不过就是化解几千年来“私有制”(攀比消费)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历史沉疴。或者说,今天的地球人该是或必须彻底转变旧思维及旧体制,深入思索及树立我们中国正在热议的,最高层次的“科学发展观”的时候了。实质上,从最根本意义讲,所谓“大同社会”其实并非什么人的美好愿望,它不过是地球的“物理体积”强加给人类的必然选择!在此之前,人们只能在“全球市场终极饱和和攀比性消费永恒不足”的绝对矛盾和争斗间无尽的自相烦扰!尽管类似现今的“全球经济危机”还会周期性必然出现,尽管世界今后的发展会出现难免的各种动荡、周折;然则,“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存,逆之者亡”!这给中国的发展既带来波折也提供了机遇,以溶入这个世界潮流,好在中国国内尚有不少不发达地区(市场)可供回旋。这些,就是目前世界经济危机明确但内在地告诉我们的,吾等应善解之为宜。
参考文献:
联合国《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
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列宁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研究》 昌宗泽 《社会科学研究》2010.5
《再论“比例失调”——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对策》 王勇 《社会科学》 2010年09期
《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与后果》 白暴力 粱泳梅 《理论经济学》2009年第5期
《世界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演变》 李其庆 人民网
http://www.cs.com.cn/pl/02/201007/t20100702_2495099.htm
《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及我国反危机措施的思考》 刘昱,刘晓英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刘昱:
《布伦纳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才是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蒋宏达 张露丹 译 中央编译局网站
http://www.cctb.net/xszm/200905270001.htm
《崩溃已经来临》——世界经济危机和应对措施 作 者:马克斯•奥特 出 版: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年1月
《艰难时世下的政治:五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政策比较》 (美)彼得•古勒维奇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07
分类:社会科学评论 | 评论:0 | 浏览:18 | 举报 | 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回复 引用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258 个阅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