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008-2009年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分析 143
第一节 2008-2009年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分析 143
一、2008年各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分析 143
二、2009年各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分析 144
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分析 147
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激进分析 148
五、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来源成为主要问题 149
六、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三大问题分析 150
七、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规模预测 153
第二节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154
一、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问题 154
二、可持续轨道交通的内涵界定 155
三、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 156
四、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158
第三节 目前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59
一、轨道交通线网规模问题 159
二、引导城市土地开发的作用 161
三、良性投融资环境的形成 162
第四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借鉴香港模式 165
一、靠贫富指标准入的政策 165
二、香港模式值得借鉴 166
三、政 府应制定完善的投融资体制 167
第五节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资金筹措方案的编制分析 168
一、所需资金的估算和安排 168
二、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和方式 170
三、项目资本金的筹集与安排 171
四、债务的估计及运营盈亏的估计 171
五、资金平衡的方案和设想 171
六、主要政策制定和框架 172
第六节 以BT模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分析 174
一、BT模式简介 174
二、BT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组织模式 175
三、BT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运作模式 175
四、BT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回购模式 177
五、BT模式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优势 177
六、BT模式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风险 179
七、完善BT模式的建议 181
第七节 加快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对策 182
一、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182
二、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 182
三、发展轨道交通的思路及对策 184
第六章 地铁 187
第一节 地铁的定义及相关概述 187
一、地铁的概念 187
二、地铁路网的形式与车站的分类 187
三、地铁规范与地铁安全 187
四、地铁行业的经济特征 188
第二节 国际地铁发展概况 192
一、世界地铁发展历程回顾 192
二、国际主要城市地铁建设概况 192
三、德国 198
四、新加坡 199
五、俄罗斯 199
第三节 2008-2009年中国地铁交通发展分析 202
一、地铁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途径 202
二、我国地铁建设发展概况 202
三、2008年我国大力推进地铁建设 202
五、2009年我国进入地铁建设高峰期 203
五、中国地铁运营的定额管理 205
六、中国地下铁路发展策略 208
第四节 中国主要城市地铁的发展 211
一、北京地铁 211
二、上海地铁 211
三、广州地铁 212
四、天津地铁 212
五、深圳地铁 212
第五节 香港地铁 213
一、香港地铁建设概况 213
二、香港地铁建设发展经验 214
三、香港地铁的商业特色 214
四、香港地铁的商业投融资模式 215
五、香港地铁公司的成功之道 216
第六节 地铁安全 221
一、地铁安全运行的总体分析 221
二、我国地铁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222
三、造成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 223
四、地铁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对策 225
五、地铁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对策 227
第七章 轻轨 230
第一节 轻轨的定义及相关概述 230
一、轻轨的概念 230
二、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230
三、轻轨交通 231
四、轻轨交通的特点和适用性 231
第二节 国外轻轨交通发展概况 232
一、世界轻轨交通发展历程 232
二、世界轻轨的类型与特点 233
三、美国与加拿大的轻轨系统综述 234
四、法国的轻轨交通 236
五、新加坡的轻轨系统 239
第三节 中国轻轨交通发展分析 241
一、轻轨交通在国内发展的有利条件 241
二、中国加快城市轻轨发展 242
三、轻轨牵引城市经济的发展 243
四、轻轨带动房地产市场发展 244
五、我国轻轨建设的投融资分析 245
第四节 中国部分地区轻轨交通的发展 247
一、重庆轻轨交通的效益分析 247
二、武汉市轻轨发展概况 248
三、2008年长春轻轨三期开工建设 249
四、2009年沈抚轻轨有望通车 250
五、兰州市拟投资建设城市轻轨 251
第五节 中国轻轨的发展战略及前景预测 252
一、中国轻轨交通的发展战略目标 252
二、中国发展轻轨交通的战略举措 253
三、中国城市轻轨建设展望 254
四、未来轻轨电车的发展趋势 254
第八章 磁悬浮列车 257
第一节 磁悬浮列车概述 257
一、磁悬浮列车的定义 257
二、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257
三、磁悬浮列车的优点 257
第二节 国外磁悬浮列车发展分析 258
一、世界磁悬浮列车总体概况 258
二、德国放弃商用磁悬浮项目 261
三、日本拟建磁悬浮连接东京大阪 263
四、韩国投资开发“无人驾驶”磁悬浮列车 263
第三节 中国磁悬浮列车发展概况 264
一、国内具备高速磁悬浮列车市场需求 264
二、国内磁悬浮铁路的潜在建设空间 264
三、我国具备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造能力 265
四、北京将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 266
第四节 中国磁悬浮项目进展状况 266
一、上海磁悬浮借力世博向市区延伸 266
二、沪杭磁悬浮项目浙江段计划2010年开建 268
三、大连开建我国首条永磁悬浮铁路 269
四、随州欲建世界首条高温超导磁悬浮示范线 270
第五节 磁悬浮列车技术 273
一、磁悬浮运载技术 273
二、日本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技术开发 274
三、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关键技术综述 276
四、磁悬浮列车面临的技术挑战 277
第六节 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前景 278
一、中国磁悬浮列车前景向好 278
二、国内磁悬浮列车市场广阔 278
三、国内磁悬浮列车投资前景可观 280
四、我国中低速磁悬浮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80
第九章 2008-2009年北京轨道交通发展分析 282
第一节 2008-2009年北京轨道的发展分析 282
一、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历史分析 282
二、北京已运行轨道交通分析 283
三、北京地铁网络规划分析 286
四、北京地铁远期计划分析 290
五、2009年北京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分析 291
六、北京轨道交通千亿融资路径创新 292
七、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投资预测 294
八、2015年北京需新增城市轨道交通人才 294
第二节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投入产出表设计分析 295
一、投入产出表设计原理 295
二、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构成分析 295
三、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投入产出表设计 296
第三节 北京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的分析 301
一、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的问题 301
二、客流预测模型的研究内容 302
第十章 2008-2009年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分析 305
第一节 2008-2009年上海地铁发展分析 305
一、2008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分析 305
二、2009年上海首条轨道交通市域快速线开工 306
三、世博前上海轨道交通运能将提高 306
四、2010年前上海投运轨道交通线路分析 307
五、2010年前上海轨道交通将引进列车分析 308
六、2020年上海轨道交通总长度预测 309
第二节 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新思维 309
一、以世博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上海轨道交通规划 311
二、政 府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结构 311
三、形成政 府指导下的轨道交通价格新机制 311
四、进一步推进和落实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政策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