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970 12
2011-01-23
最近看过几文,相似度如此之高,令我难过。
剽窃好比偷,低级偷偷字,高级偷偷意。
现在很多人很多论文,都还处在偷字阶段。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偷来的文章,广泛传播,范围甚至超过原创,最后竟然说不清究竟是谁抄谁的。
我曾经见过一文,用网上的三篇文章,拼接组合成一篇文章,最多用一天,一篇文章就完成了。
如何杜绝这种现象,其实美国英国等很多国家都有比较好的经验,就看监管机构有没有决心要管这件事。

那么作为原创者,该如何使自己少被剽窃?


第一,尽量将自己的语言打上具有个人特色的标签。
第二,尽量出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3 09:53:05
没明白,请举例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3 09:55:43
有些编辑部也有反抄袭软件,可以测试与期刊网上论文的相似度
一个目的是看你有没有抄袭
另一个目的是看你有没有一稿多发
比如《国际经贸探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3 10:12:08
需要关注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3 10:15:11
治标不治本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3 10:25:36
关键是大多数编辑部都没有这样的软件。
需要国家作为一项制度,强制要求使用这样的软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