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1-1-31 03:01:51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1-31 00:19
syasd 发表于 2011-1-30 22:29
回25楼
生产中存在分工,比如生产粮食的人能确切的知道每个人愿意吃多少大米多少多少馒头吗??不确定又如何计划,而且很多事情,消费者的很多选择都是随机的,如何计划??
生产者不必知道每个人愿意吃多少粮食,但他可以知道全中国人民一年应该要消费掉多少粮食。你的需求再变化,对总的粮食需求也是没有影响的。
生产者怎么能够知道全中国人民一年应该要消费掉多少粮食?顶多是个估计数。就算他知道,分配粮食到每个人头上在现阶段也是个难题。一个人能吃多少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当然要多要一些存着更保险,如果大多数人都这样做,就意味着估计的消费量太小了,这个需求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总的粮食需求的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1 10:16:41
start518 发表于 2011-1-31 03:01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1-31 00:19
syasd 发表于 2011-1-30 22:29
回25楼
生产中存在分工,比如生产粮食的人能确切的知道每个人愿意吃多少大米多少多少馒头吗??不确定又如何计划,而且很多事情,消费者的很多选择都是随机的,如何计划??
生产者不必知道每个人愿意吃多少粮食,但他可以知道全中国人民一年应该要消费掉多少粮食。你的需求再变化,对总的粮食需求也是没有影响的。
生产者怎么能够知道全中国人民一年应该要消费掉多少粮食?顶多是个估计数。就算他知道,分配粮食到每个人头上在现阶段也是个难题。一个人能吃多少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当然要多要一些存着更保险,如果大多数人都这样做,就意味着估计的消费量太小了,这个需求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总的粮食需求的变化。
每个人想需求变动相互抵消,到了全国的层面,就没有了影响。全国人民平均每人要消费多少粮食,历年有很详细的统计。在全部需求得到统一掌握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全面计划。计划不是直接把几百公斤小麦分给你,而是通过总体的控制,你到餐馆吃饭,餐馆也是要预测顾客需求来给上游企业下订单的。它不知道你自己吃多少,以及吃什么,但它却可以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计划,也是一门学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1 17:38:13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1-31 10:16
。。。
每个人想需求变动相互抵消,到了全国的层面,就没有了影响。全国人民平均每人要消费多少粮食,历年有很详细的统计。在全部需求得到统一掌握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全面计划。计划不是直接把几百公斤小麦分给你,而是通过总体的控制,你到餐馆吃饭,餐馆也是要预测顾客需求来给上游企业下订单的。它不知道你自己吃多少,以及吃什么,但它却可以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计划,也是一门学问
据此我认为“赤色飞蛾”同意我的判断:总的粮食需求量是个估计数。如果不是,那根据历年统计(假设统计完全没有错误),“赤色飞蛾”可以精确估计今年的需求量,那么基于今年的精确估计,明年的也可以精确估计。如此类推。那么我国的粮食消费统计人员就彻底失业了。

至于计划,同意是门学问。但姑且抛开微观计划和宏观计划的不同,但就执行计划的结果看,有相当大量的餐馆没有能够“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而倒闭,那么放到国家层面上,我们怎么能保证国家的计划就能“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呢?如果不能保证,那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倒闭”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我国过去35年计划经济的经验已经证明至少在现阶段,国家计划并不能“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从而计划的经济只能是大起大落,难以稳定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09:33:15
start518 发表于 2011-1-31 17:38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1-31 10:16
。。。
每个人想需求变动相互抵消,到了全国的层面,就没有了影响。全国人民平均每人要消费多少粮食,历年有很详细的统计。在全部需求得到统一掌握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全面计划。计划不是直接把几百公斤小麦分给你,而是通过总体的控制,你到餐馆吃饭,餐馆也是要预测顾客需求来给上游企业下订单的。它不知道你自己吃多少,以及吃什么,但它却可以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计划,也是一门学问
据此我认为“赤色飞蛾”同意我的判断:总的粮食需求量是个估计数。如果不是,那根据历年统计(假设统计完全没有错误),“赤色飞蛾”可以精确估计今年的需求量,那么基于今年的精确估计,明年的也可以精确估计。如此类推。那么我国的粮食消费统计人员就彻底失业了。

至于计划,同意是门学问。但姑且抛开微观计划和宏观计划的不同,但就执行计划的结果看,有相当大量的餐馆没有能够“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而倒闭,那么放到国家层面上,我们怎么能保证国家的计划就能“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呢?如果不能保证,那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倒闭”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我国过去35年计划经济的经验已经证明至少在现阶段,国家计划并不能“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从而计划的经济只能是大起大落,难以稳定发展。
垄断组织的内部,就是小一点的计划经济体,餐馆规模大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就强,历次危机中倒掉的是大量的中小企业,而大型垄断企业很难倒掉。三十五年的计划经济发展,中国并没有倒掉,而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苏联的计划经济,历经半个多世纪而不倒,成就了一个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计划经济是大起大落么?计划经济是最能稳定发展经济的,例如苏联,除了二战中德国侵略外,没有一年是负增长,而市场经济则表现差得多。中国的经济大起大落,与计划经济本身没有关系,而是与多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有关系。

在信息时代,对生产的信息掌握可以非常精确。现在的世界性经济组织,不也总是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作预测么?计划经济能够长期运行,本身就说明在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精确估计需求量是绝对可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9:16:44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2-1 09:33
。。。
垄断组织的内部,就是小一点的计划经济体,餐馆规模大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就强,历次危机中倒掉的是大量的中小企业,而大型垄断企业很难倒掉。三十五年的计划经济发展,中国并没有倒掉,而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苏联的计划经济,历经半个多世纪而不倒,成就了一个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计划经济是大起大落么?计划经济是最能稳定发展经济的,例如苏联,除了二战中德国侵略外,没有一年是负增长,而市场经济则表现差得多。中国的经济大起大落,与计划经济本身没有关系,而是与多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有关系。

在信息时代,对生产的信息掌握可以非常精确。现在的世界性经济组织,不也总是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作预测么?计划经济能够长期运行,本身就说明在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精确估计需求量是绝对可行的。
我的理解:
1 你没有否认我的观点:我国经济“倒闭”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而不幸的是在实践中,计划经济虽然成功的存在过较长的一个时期,但由于各种原因,都转向或正在转向市场经济。

2 恐怕没有人会认为世界性经济组织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是精确估计,在可预测的将来恐怕也没有人敢这么说。

3 基于“。。本身就说明在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精确估计需求量是绝对可行的”。我理解你所谓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市场正常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的。可是大家知道长期运行过的计划经济中市场的作用几乎都没有正常发挥过。抛开实际情况不谈,从理论上说,如果你所谓的“计划经济”依赖于市场信息,那就是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如果不依赖于市场信息,那你所说的精确估计需求量所需要的“全面市场信息”就不存在,何以精确估计?如果你说能用什么技术来精确模拟市场,那我就无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 00:10:26
start518 发表于 2011-2-1 19:16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2-1 09:33
。。。
垄断组织的内部,就是小一点的计划经济体,餐馆规模大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就强,历次危机中倒掉的是大量的中小企业,而大型垄断企业很难倒掉。三十五年的计划经济发展,中国并没有倒掉,而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苏联的计划经济,历经半个多世纪而不倒,成就了一个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计划经济是大起大落么?计划经济是最能稳定发展经济的,例如苏联,除了二战中德国侵略外,没有一年是负增长,而市场经济则表现差得多。中国的经济大起大落,与计划经济本身没有关系,而是与多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有关系。

在信息时代,对生产的信息掌握可以非常精确。现在的世界性经济组织,不也总是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作预测么?计划经济能够长期运行,本身就说明在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精确估计需求量是绝对可行的。
我的理解:
1 你没有否认我的观点:我国经济“倒闭”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而不幸的是在实践中,计划经济虽然成功的存在过较长的一个时期,但由于各种原因,都转向或正在转向市场经济。

2 恐怕没有人会认为世界性经济组织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是精确估计,在可预测的将来恐怕也没有人敢这么说。

3 基于“。。本身就说明在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精确估计需求量是绝对可行的”。我理解你所谓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市场正常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的。可是大家知道长期运行过的计划经济中市场的作用几乎都没有正常发挥过。抛开实际情况不谈,从理论上说,如果你所谓的“计划经济”依赖于市场信息,那就是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如果不依赖于市场信息,那你所说的精确估计需求量所需要的“全面市场信息”就不存在,何以精确估计?如果你说能用什么技术来精确模拟市场,那我就无语了。
计划经济由于各种原因,转向市场经济。各种原因,是什么原因?这不是计划经济的所谓“倒闭”,而是有意为之,计划经济是被扼杀的。只要计划经济是民主的,计划是科学制定的,那么就没有所谓的倒闭的可能。企业可以倒闭,但工人民主的国家不会。除非让工人放弃其社会主人的地位,甘当奴隶。
在市场经济下,变数都太多了,世纪组织的经济增长的预测就不准了。但“聊胜于无”,起码表明,经济是可以预测的。计划经济下,经济是高度组织的,统一的,那么进行预测就是精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 00:38:53
只能一笑而过了。呵呵。只是觉得工人当社会主人的时候生活很艰苦,买不到东西;不当主人了,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也许你的计划经济在将来能实现吧,不过似乎很遥远,遥远的你我恐怕都难以看到。祝你春节快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 14:12:34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2-1 09:33
start518 发表于 2011-1-31 17:38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1-31 10:16
。。。
每个人想需求变动相互抵消,到了全国的层面,就没有了影响。全国人民平均每人要消费多少粮食,历年有很详细的统计。在全部需求得到统一掌握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全面计划。计划不是直接把几百公斤小麦分给你,而是通过总体的控制,你到餐馆吃饭,餐馆也是要预测顾客需求来给上游企业下订单的。它不知道你自己吃多少,以及吃什么,但它却可以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计划,也是一门学问
据此我认为“赤色飞蛾”同意我的判断:总的粮食需求量是个估计数。如果不是,那根据历年统计(假设统计完全没有错误),“赤色飞蛾”可以精确估计今年的需求量,那么基于今年的精确估计,明年的也可以精确估计。如此类推。那么我国的粮食消费统计人员就彻底失业了。

至于计划,同意是门学问。但姑且抛开微观计划和宏观计划的不同,但就执行计划的结果看,有相当大量的餐馆没有能够“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而倒闭,那么放到国家层面上,我们怎么能保证国家的计划就能“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呢?如果不能保证,那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倒闭”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我国过去35年计划经济的经验已经证明至少在现阶段,国家计划并不能“将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从而计划的经济只能是大起大落,难以稳定发展。
垄断组织的内部,就是小一点的计划经济体,餐馆规模大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就强,历次危机中倒掉的是大量的中小企业,而大型垄断企业很难倒掉。三十五年的计划经济发展,中国并没有倒掉,而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苏联的计划经济,历经半个多世纪而不倒,成就了一个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计划经济是大起大落么?计划经济是最能稳定发展经济的,例如苏联,除了二战中德国侵略外,没有一年是负增长,而市场经济则表现差得多。中国的经济大起大落,与计划经济本身没有关系,而是与多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有关系。

在信息时代,对生产的信息掌握可以非常精确。现在的世界性经济组织,不也总是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作预测么?计划经济能够长期运行,本身就说明在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精确估计需求量是绝对可行的。
说实话,我觉得在你的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就根本无所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争。如果有充分的信息,那么完备的计划就的确可能。当然市场经济也不会出现大的周期性波动。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得生产者不会过多的生产,而造成无法出售而亏损当然也不会生产过少(当然**要对垄断进行管制)。但是问题的关键现实中是否会有完全的信息?如果没有,就无法制定正确的计划。当然,市场经济下的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也可能出错,但是不同主体的预期的误差是有机会相抵消的,但是**决策者的误差是无法抵消的。同时**也无法保证它比微观经济主体对经济的认识更加准确。最终,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产权关系越来越复杂,计划经济的缺陷就越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3 21:17:17
最近在看哈耶克的书,对于计划和市场,我很赞同他的观点:“自由主义的论点,是赞同尽可能地运用竞争力量作为协调人类各种努力的工具,而不是主张让事态放任自流。”

如果计划的制定者是不趋利的,在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也无法做到充分顾虑到整个市场,从而阻断了市场的有效竞争;何况计划的制定者往往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理想。

他在《通往奴役之路》中还有句话让我映像深刻:
“把雇用100个人视为剥削,却把指挥100个人说成是光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5 00:08:18
start518 发表于 2011-2-2 00:38
只能一笑而过了。呵呵。只是觉得工人当社会主人的时候生活很艰苦,买不到东西;不当主人了,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也许你的计划经济在将来能实现吧,不过似乎很遥远,遥远的你我恐怕都难以看到。祝你春节快乐!
谁是社会主人,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是主人,若其他阶级没有消灭,那么其他阶级就只能被统治,当这个主人的“仆人”或者“奴才”,工人不当主人了,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那些在国企改制等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中腰包鼓起来的企业家们,确实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而原来有保障的普通群众,却丧失了生存的保障——这是否也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5 00:13:13
themlbb 发表于 2011-2-3 21:17
最近在看哈耶克的书,对于计划和市场,我很赞同他的观点:“自由主义的论点,是赞同尽可能地运用竞争力量作为协调人类各种努力的工具,而不是主张让事态放任自流。”

如果计划的制定者是不趋利的,在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也无法做到充分顾虑到整个市场,从而阻断了市场的有效竞争;何况计划的制定者往往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理想。

他在《通往奴役之路》中还有句话让我映像深刻:
“把雇用100个人视为剥削,却把指挥100个人说成是光荣的。”
哈耶克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的卫道士,他的自由主义主张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同时是无产阶级的奴役之路。
雇佣人当然是剥削,因为剩余价值归资产阶级所有了,这不够清楚吗?而且这些被雇佣者,随时都有失业的危险。
指挥人是光荣的?资产阶级既指挥人又剥削人。计划经济下工人是主人,指挥者得听工人的,要满足工人的要求。工人的剩余劳动最终归公有,而公有的经济体本身,就是工人的。

希望你能仔细品味这句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5 00:18:54
syasd 发表于 2011-2-2 14:12


说实话,我觉得在你的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就根本无所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争。如果有充分的信息,那么完备的计划就的确可能。当然市场经济也不会出现大的周期性波动。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得生产者不会过多的生产,而造成无法出售而亏损当然也不会生产过少(当然**要对垄断进行管制)。但是问题的关键现实中是否会有完全的信息?如果没有,就无法制定正确的计划。当然,市场经济下的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也可能出错,但是不同主体的预期的误差是有机会相抵消的,但是**决策者的误差是无法抵消的。同时**也无法保证它比微观经济主体对经济的认识更加准确。最终,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产权关系越来越复杂,计划经济的缺陷就越大。
计划经济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没有什么复杂的产权关系。

信息不是完全的,但也是完整的,全局的。做不到百分之百,但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没有问题。计划经济可以通盘考虑问题,但市场下的企业,却做不到,他们没有一个全局的高度。

计划经济不实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满足人民的需求。市场经济从来不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仅仅是为资本家的利润服务的。市场排除不了垄断。**管制垄断?那么**的行为本身就是垄断。你暂不赞成**也要搞市场竞争呢?一个国家可以成立若干相互竞争的**?据说竞争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6 13:05:08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8 16:19:09
除了斯密和李嘉图,建议你也考虑考虑马克思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宏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64867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