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834 29
2006-07-31
<P  align=center><FONT size=3><STRONG><FONT color=#ff0000>“张五常热”解析</FONT></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3><STRONG><FONT color=#ff0000>——吴易风教授访谈</FONT></STRONG></FONT><FONT color=#ff0000 size=3><O:P></O:P></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3><O:P>文章原载于:《国外理论动态》</O:P></FONT><FONT size=3><O:P></O:P></FONT></P>
<P ><FONT size=3>国内这几年出现一股“张五常热”,大学请张五常做报告,一些媒体不断报道张五常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张五常所大力宣扬的新制度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被我国相当多的人盲目地推崇和接受。如何正确看待“张五常热”和新制度经济学呢?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吴易风教授。下面是访谈的主要内容。</FONT></P>
<P ><FONT size=3>记者:首先,请您向读者简单介绍一下张五常其人。</FONT></P>
<P ><FONT size=3>吴易风:张五常,1935年生。曾在广东佛山念书。1940年在香港上学。1955年辍学经商。1957年出国。先后在加拿大和美国攻经济学,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佃农理论》。</FONT></P>
<P ><FONT size=3>张五常从美国回到香港后,任教于香港大学经济系,主要研究方向是理论经济学锄实证工作。自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张五常把研究方向转到经济制度变迁问题上,主要兴趣是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中国的制度变迁。</FONT></P>
<P ><FONT size=3>张五常深受美国经济学家的影响。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两类经济学家:一是美国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科斯(R.H.Coase,即张五常论著中高斯)、阿尔契安(A.A.Alchian,即张五常论著中的艾智仁),等,一是美国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M Friedman,即张五常说的“佛老”)等。</FONT></P>
<P ><FONT size=3>张五常的著作除了《佃农理论》,大都是一世论述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散文集:《卖桔着言》、《中国的前途》、《再论中国》、《中国的经济革钟》、《凭栏集》、《经济解释》等。</FONT></P>
<P ><FONT size=3>记者:请简要地介绍一下张五常是怎样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的。</FONT></P>
<P ><FONT size=3>吴易风:张五常所说的制度变迁有特定含义,是指中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昀变迁。他用来解释中国制度变迁的理论主要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FONT></P>
<P ><FONT size=3>张五常用科斯的理论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他说:“在马克思与高斯(即科斯,下同。——引者)的一场智力角赛中,无论是逻辑或实证,高斯均全面胜出。高斯……逻辑推理及实证两方面,都否定了以摧灭私有产权来提高生产力的可能性。中国亦绝不能例外。”</FONT></P>
<P ><FONT size=3>张五常在《马克思奄奄一息》这篇文章中说:中国人相信马克思主义,相信毛泽东思想,“这些崇拜旨知识落后民族的特征”,“我一向以为在对中国民生有影响的理论中,马克思为祸最深。……他的分析推理能力可算是低手,但他却把理论写得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张五常断言:“马克思由头错到尾”,“严格地说,马克思的理论不是过了时,而是从未对过”。</FONT></P>
<P ><FONT size=3>张五常攻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他说:“关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的概念,我曾经用过三招两式,使它‘片甲不留’。”他说,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劳动价值论是“基础”,其他理论是“上盖”,“这基础若是清楚地错了,整个马克思理论的‘上盖’就会塌下来”。因此,他着重攻击劳动价值论,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的进展一日千里,”劳动价值论“被分认为谬论”。他宣称:“在中国,马克思的理论是奄奄一息了。”</FONT></P>
<P ><FONT size=3>张五常在一些大学做报告时不止一次地说:“世界上,马克思最蠢。马克恩的理论早已盖棺定论,我张五常不过是在马克思的棺材上再打上钉子而已”,“他不是我杀的,而是你们杀的,我只不过是上钉子。”</FONT></P>
<P ><FONT size=3>究竟是什么能使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奄奄一息”了呢?张五常回答说:是“科斯定理”,是科斯的“产权清晰”论。他说:举世闻名的“科斯定理”其实就是一句话:“清楚的权利界定(即‘产权清晰’——引着)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什么是“清楚的权刺界定”即“产权清晰”呢?张五常解释说:“清楚的权利界定是私有产权。”在另一个地方,他又解释说:“市场经济是基于私有产权的——这是高斯定律。”在《卖桔着言》中,张五常说:“高撕定律的主旨,就是不管权利谁属,只要是清楚地界定是私有,市场的动作能力便会……使资源有使用达到最高的生产总净值。”张五常说:正是科斯定理的私有产权清晰论“使举世无始明白私有产权的重要,间接或直接地使共产奄奄一息”。张五常还说:“北京的执政者一方面要保持公有制,另一方面要发展市场,怎会不互相矛盾,前言不对后语呢?”</FONT></P>
<P ><FONT size=3>张五常又认为,只有产权理论还不够,还必须有交易成本理论,才能说明私有制优越于公有制。在《私有产权何惧之有?》一文中,张五常说:在交成本方面,“共产要比私产大得多。”在《从高斯定律看共产政制》中,张五常说:私有制经济的交易本低,公有制经济的交易成本高,而交易成本“决定制度优劣”,因此,中国的经济改革必须走私有化道路。在另一些地方,他说:“中国大陆的共产经验一败涂地”。“我一向认为共产制度迟早会瓦解”,“中国会逐渐改变成为一个类似私产制的体制。……我反复审查推理的逻辑,代不到漏洞”。他还说:“私产制是经济发展的灵丹纱药”。“私产制度是惟一的选择”。</FONT></P>
<P ><FONT size=3>记者:很明显,张五常的文章和著作表明他确实是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主张私有化的。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大学、甚至重要机构和单位请他演说,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会掀起“张五常热”呢?</FONT></P>
<P ><FONT size=3>吴易风: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掀起“张五常热”,确实令人难以理解。但是,仔细想来,“张五常热”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十分深刻的原因。</FONT></P>
<P ><FONT size=3>我国出现的“张五常热”,实际上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热”,“新自由主义热”。张五常反复宣传的科斯定理、产杈清晰、交易胖、产权私有、制度变迁等等,都不是张五常的创造,而是来源于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如果说张五常的说法有新意的话,那就在于他把美国新制度经济学通俗化、本土化了。</FONT></P>
<P ><FONT size=3>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最近的一篇文章对我们认识“张五常热”即“新制度经济学热”的原因十分有帮助。这位著名经济学家首先批评“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战略”的说法。他说:“‘摸着石头过河’充其量是在改革初期改革的领导人和一般参与者普遍缺乏现伦经济学知识的情况下的一种不得已韵选择。”(有必要请读者注意,他所说的“现代经济学”是指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完全排除在“现代经济学”之外。)</FONT></P>
<P ><FONT size=3>这位著名经济学家说:“我们这些积极参与改革的经济学家”开始用“现代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经济问题和提出改革主张。起初,“(我们)十分热心于读萨谬尔森的《经济学》,补现代经济学的课”。可是,在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体系中,“产权如何界定,制度如何安排,都变成无关紧要的事”。后来由于找到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掌握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成果,这才“推动了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在制度层面的进展。从那以后,各方面经济制度的创新,例如企业制度创新,就成为改革设计和改革实践的中心课题”。他说,是“现代经济学”推进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FONT></P>
<P ><FONT size=3>自称“积极参与改革的经济学家”是怎样找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呢?当时,在我国,只有少数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和博士生对美国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和本质有所了解,他们对新制度经济学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至于非西方经济学专业的经济学家,当时对新制度经济学一般还不了解。正在这个时候,张五常从香港来到内地(有时是陪同弗里德曼来的),主动“送来”了美国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主动“送来”了经过他通俗化、本土化了的新制度经济学。他的经济散文集一版再版。例如,那本献给他的老师科斯的《卖桔者言》(香港版),在1984年11月至1994年3月期间,就发行了20版,内地版的(卖桔者言)还没有计算在内。这些书的大部分读者并不在香港,而在内地。只是后来,翻译的新制度经济学著作多了,人们才越来越多地从新制度经济学原著的中译本中了解新制度经济学。</FONT></P>
<P ><FONT size=3>在一些自称“积极参与改革的经济学家”的大力推动下,逐渐形成并掀起了“张五常热”。再经过一些人的反复推动,“张五常热”便不断升温。</FONT></P>
<P ><FONT size=3>记者:那些“积极参与经济改革向经济学家”,是不是不知道张五常用科斯等人的新制度经济学反对马克恩主义,反对社会主义,主张私有化。要不,他们怎么会掀起“张五常热”呢?这些经济学家究竟对张五常的什么理论和主张感兴趣呢?</FONT></P>
<P ><FONT size=3>吴易风:推动并掀起“张五常热”的少数经济学家,跟卷入“张五常热”的广大青年学生,是大不一样的,必须把他们严格区分开来。我曾经接触过一些听过张五常报告的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我问他们了解不了解张五常,他们说不解,只是从媒体上知道他是“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是“国际著名经济学家”,还听说他“今年(2002年)很可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我问他们听张五常报告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有的说,是出于好奇心;有的说,是为了获得</FONT></P>
<P ><FONT size=3>新鲜感;有的说,仅仅是想一睹此人风采,因为媒体宣传说,他“像爱因斯坦或贝多芬”。我问他们同意不同意报告人的观点,他们有的说,不同意;有的说,难以苟同;有的说,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跟这些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同,那些推动并掀起“张五常热”的自称“积极参与改革的经济学家”,情况则完全另样。他们很了解张五常,他们赞同张五常的基本观点和基本主张,张五常宣传的新制度经济学是他们的智慧之源。他们需要张五常,需要他来完成他们自己不能完成或较难完成的任务。</FONT></P>
<P ><FONT size=3>您问这些经济学家对张五常的什么理论和主张感兴趣,据研究,他们对张五常说的劳动价值论“一无是处”、劳动价值论“被公认为谬论”、剩余价值论已被打得“片甲不留”、“马克思由头错到尾”、“马克思的理论……从未对过”感兴趣;他们对张五常说的“人性是生而自私”、“每个人的行为都……以自私为出发点”、“共产主义错估了人类本性”感兴趣;他们对张五常说的“一日不实行私有财产制度,就没有可能用市场价值作为衡量标准”、“市场经济是基于私有产权的——这是高斯定律”、“惟有私有产权制度才可以……节省交易费用”、“私产制是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私产制度是惟一的选择”感兴趣;他们对张五曾说的“不管社会主义为何物,以犬手笔出售‘国产’的办法来推行私产制”、“取之于民为国有,还之予民为私有”、“将某些资产干脆地交给有较大特权的人作为私产,让他们先富起来”感兴趣。</FONT></P>
<P ><FONT size=3>明白了这些,自然就明白“张五常热”、“新制度经济学热”和“新自由主义热”的深层原因。</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7-31 12:33:00

张五常君其人及理论简介
有网友来信问何新先生:张五常是何许人也?兹根据张五常本人的自述简介如下。


张五常君,自号"无常",他认为自己是在中国大陆第一位"免称父姓"的经济学家。其职业是一位新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的传教人。


据他自己说,他的教父是美国科斯教授。1980年,五常君受美国官方精心挑选,承担着传教使命来到香港。当时的港英当局立即将五常君安排到香港大学担任经济学院院长。其使命是"以香港为基地,向中国大陆传播关于私有化的市场理论"。美国官方认为,之所以有必要这样做,是为了帮助中国人提高经济学知识水平。从那以后,二十多年来,五常君一直孳孳不倦地作着点拨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工作。1988年,他安排并陪同新自由主义大师弗里德曼来华访问,受到赵紫阳先生接见。他们向赵紫阳推荐了价格改革"一步到位""长痛不如短痛",以及"一揽子市场改革"的"休克疗法"。结果促发通货膨胀,引发198九动 。导致赵氏下台。此事后,张五常与弗里德曼曾在华沙检讨当时的改革建议,承认操之过急了。


五常君目前的最新教义,是让中国应尽快解除货币及金融管制,实现金融彻底自由化,以便使国际资金大鳄可以自由地出入中国金融市场。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当前阿根廷发生的经济惨剧已证明,上述建议的可能后果是促发金融危机,彻底摧毁中国国有经济,瓦解中国国家对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的自卫能力,从而全面摧毁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但五常君认为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归宿。即使发生这种局面,仍不是最终目的。还应当利用国有经济崩溃释放产生的失业工人作为社会力量,高举"反腐"大旗,引发社会动变,形成中国的"团结工会",以之作为促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力量。


五常君不懂高等数学。在美国读大学时,他是唯一尽管不懂数学仍被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才生"。他很以此为自豪。五常君的理论认为,经济学中只有两大发明。一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二是科斯关于"私有权导致责、权、利最大"的科斯定律。其毕生工作,就是通过"看不见的手"促使以上定律在中国实现。(以上均据张著《经济解释》一书资料)


但不知五常君是否考虑过,最彻底的私有制其实乃是奴隶制度。因为在这种社会制度中,不仅一切生产和生活资料都有主人,而且就连人本身也具有主人,即具有最明确之私有权。对五常君来说,这应当是一种经济效益最高、责权利最为明确的社会制度了。


虽然与加尔布雷思等制度主义经济学理论完全不同,但张氏自称其学派属于"新制度主义"。他之所以如此标榜,可能是为了避免人们认为他属于近年在国际上已恶名昭著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尽管他实际上的确属于弗里德曼、科斯一派。


以上,就是五常君不断推荐给中国人的改革方案。虽未必出于五常君本人之设计(我颇怀疑这一点。因为读其书时,我常对此人产生智商低弱、逻辑混乱的怀疑),但这的确是一套值得授予诺贝尔奖的改革理论和方案。因此,特予简约化,以向中国及全世界推荐。


以三寸不烂之舌,从内部让一个强大国家的国民经济以"改革"的名义而自我解体,其构想之巧妙,令人叹绝!(这种情况在前苏及东欧已的确实验成功和发生了。)顺便还想指出,《红楼梦》中贾探春将贾府山林实行定员承包,比"科斯定律"早200年。建议将科斯定律改为探春--科斯定律。可惜当时还未有诺贝尔经济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31 12:36:00

美英一直试图用"经济学"意识形态误导中国改革

何新:你知道香港有个专业向中国推销新自由主义以及"新制度主义"的"五常"博士吗?你知道美国、英国是如何利用"经济学"意识形态来操纵影响中国经济改革的吗?

记者:"五常"博士,没有听说过。为什么你忽然提到他?美英操控中国的经济改革?这怎么可能?

何新:(笑)作为经济学博士如果你还不知道"五常"博士,未免会有点孤陋寡闻。此人自诩为中国私有化事业的经济学教父,是中国经济改革除邓小 之外的第二设计师。

记者:这个人究竟是干什么的?

何新:他的全名是"张五常"。我省略他的父姓,是因为他本人曾在一次对美国人的演讲中这样说过:

"在中国大陆的经济文献中,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中,只有5个人像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中文名字在出版物中出现时不带英文的父姓。他们是弗里德曼、科斯、阿尔奇安、德姆赛茨和我。"均引自《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集》,第491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

其实,除我在这里以外,我在国内出版物中还没有见到人们引证"张五常"时省掉他的父姓只写作"五常"(这不合中国人的书写习惯)。

而且这个人似乎不知道,对很多人,例如萨缪尔森、熊彼特、萨克斯、马歇尔,人们通常用中文提到他们时都省略掉他们的英文父姓。这仅仅是为了行文方便,根本不是什么知名度的标志。

有人认为经济学家必须懂数学。但这位担任香港大学经济系主任一职的"五常"博士却告诉我们:

"我是洛杉矶加州大学最后一个不必修微积分课程而得到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人。""我喜欢独自奇思妙想,自1969年离开芝加哥大学后就很少阅读其他人的著作。"均引自《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集》,第491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

但是,千万不要低估这位张五常。这个人具有某种来自大洋彼岸的神秘背景,很有点来头。因此他的沾沾自喜的确具有某种实际的意义。

记者:你不会说他是CIA吧?

何新:不,我没有根据这样说。

但这位从来不读别人书的博士于80年代初来到香港,一来即就任香港大学经济系主任,这确实是经过英国人和美国人精心选择和安排的,而且确实是承担着一种重大的意识形态使命的。这也是美国、英国利用经济意识形态试图操控中国改革的一个具体的实例。

记者:这有什么根据?

何新:有张五常自己的书为证。这位五常君在他近年于大陆出版的一本文集中也许由于过于自鸣得意,竟不经心地透露了这个任命的内幕安排过程。他告诉我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31 12:38:00

记者:这有什么根据?

何新:有张五常自己的书为证。这位五常君在他近年于大陆出版的一本文集中也许由于过于自鸣得意,竟不经心地透露了这个任命的内幕安排过程。他告诉我们:

"1981年夏,"香港体制"的设计师约翰·考珀思韦特先生(按:英国驻港官员,与英国情报局军情六处关系密切)向我传递了一个信息:香港大学经济系主任一职不久将会空缺。罗纳德·科斯即著名的私有化"科思定理"的提出者。立即叫我申请。他说,中国看来要开放了,我恰好既懂中文,也具有最适当的专业知识。另外,应英国经济事务研究所之约,我刚刚完成题为《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吗?》的专题论文。该书相当肯定地推测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逐步推行一种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制度。"均引自张五常《经济解释》一书,第490-491页(1999年11月7日在美国加州大学的讲座)。

记者:难怪英国人和美国人会特别青睐这位五常博士呢?

何新:张五常还告诉我们:

"我惟一要说的是,我接受过产权理论的教育,我能够用中文写作,这是我的幸运。"

"科斯认为我在香港的责任就是向中国人传授经济体制运行的知识。(他说)在中国,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30多年来无缘享受现代经济分析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很有可能帮助他们弥合这种差距。"

这意味着英美认为中国人必须需要由美国派来的这位经济学神父重新进行经济学知识的"启蒙"。张五常还说:

"我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是中国伟大改革的设计师(按:究竟谁这样说过??),这个荣誉属于邓小平(他真谦虚)。""但是在伟大的变革时期,经济学家可以成为意外的英雄。因为在这样一个时期,常常存在意识形态的真空。"引自张五常《经济解释》一书,第490-491页(1999年11月7日在美国加州大学的讲座)。

人们仔细地阅读这些话后,会惊佩美国、英国意识形态集团的智慧和洞察力,他们多么早就看到了中国在改革年代即将出现的"意识形态真空",同时立即不失时机地挑选最合适的棋子填补、操作这一空间。因此,他们派遣这位专业研究"产权理论"和"制度创新"又懂中文的五常博士由美国登陆香港,作为向中国传授"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教父,使他成为了一个"意外的英雄",而巧妙地发挥了这种来"填补意识形态真空"的作用。

张五常说:

"几年来,我写了150多篇中文文章,评论中国的经济改革。我非常感激的是,北京[领导人]不仅容忍了我的批评,而且还仔细地阅读了我的所有文章,把我当一个朋友看待。"这表明他的工作并非一无成果。

"我获得许可及充分的合作调查实施情况,1986年我睡在首钢的集体宿舍里进行实地考察,随后参观了杭州和温州的工厂。中国派了三个助手来帮助我,可以得到机密文件,什么都不隐瞒。所有关于经济情况的问题,只要知道,都如实地得到了回答。我所知道的政府没有一个会给研究者提供这么自由的条件。"

最后一句话极其值得注意。请看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是多么善良而单纯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31 12:40:00

记者:这有什么根据?

何新:有张五常自己的书为证。这位五常君在他近年于大陆出版的一本文集中也许由于过于自鸣得意,竟不经心地透露了这个任命的内幕安排过程。他告诉我们:

"1981年夏,"香港体制"的设计师约翰·考珀思韦特先生(按:英国驻港官员,与英国情报局军情六处关系密切)向我传递了一个信息:香港大学经济系主任一职不久将会空缺。罗纳德·科斯即著名的私有化"科思定理"的提出者。立即叫我申请。他说,中国看来要开放了,我恰好既懂中文,也具有最适当的专业知识。另外,应英国经济事务研究所之约,我刚刚完成题为《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吗?》的专题论文。该书相当肯定地推测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逐步推行一种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制度。"均引自张五常《经济解释》一书,第490-491页(1999年11月7日在美国加州大学的讲座)。

记者:难怪英国人和美国人会特别青睐这位五常博士呢?

何新:张五常还告诉我们:

"我惟一要说的是,我接受过产权理论的教育,我能够用中文写作,这是我的幸运。"

"科斯认为我在香港的责任就是向中国人传授经济体制运行的知识。(他说)在中国,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30多年来无缘享受现代经济分析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很有可能帮助他们弥合这种差距。"

这意味着英美认为中国人必须需要由美国派来的这位经济学神父重新进行经济学知识的"启蒙"。张五常还说:

"我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是中国伟大改革的设计师(按:究竟谁这样说过??),这个荣誉属于邓小平(他真谦虚)。""但是在伟大的变革时期,经济学家可以成为意外的英雄。因为在这样一个时期,常常存在意识形态的真空。"引自张五常《经济解释》一书,第490-491页(1999年11月7日在美国加州大学的讲座)。

人们仔细地阅读这些话后,会惊佩美国、英国意识形态集团的智慧和洞察力,他们多么早就看到了中国在改革年代即将出现的"意识形态真空",同时立即不失时机地挑选最合适的棋子填补、操作这一空间。因此,他们派遣这位专业研究"产权理论"和"制度创新"又懂中文的五常博士由美国登陆香港,作为向中国传授"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教父,使他成为了一个"意外的英雄",而巧妙地发挥了这种来"填补意识形态真空"的作用。

张五常说:

"几年来,我写了150多篇中文文章,评论中国的经济改革。我非常感激的是,北京[领导人]不仅容忍了我的批评,而且还仔细地阅读了我的所有文章,把我当一个朋友看待。"这表明他的工作并非一无成果。

"我获得许可及充分的合作调查实施情况,1986年我睡在首钢的集体宿舍里进行实地考察,随后参观了杭州和温州的工厂。中国派了三个助手来帮助我,可以得到机密文件,什么都不隐瞒。所有关于经济情况的问题,只要知道,都如实地得到了回答。我所知道的政府没有一个会给研究者提供这么自由的条件。"

最后一句话极其值得注意。请看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是多么善良而单纯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31 12:41:00

张五常又告诉我们,作为引发198九年动 导火索的事件,是1988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一举取消价格管制"以及随之爆发的市场物价混乱和通货膨胀。而张五常和弗里德曼正是向赵紫阳推销这一激进改革政策的主要外部经济学家:
"我几个晚上都不能入睡。放开价格而又不能对特权集团进行补偿,是一场生死赌博,如果失败,就会引起灾难。但我认为,……故这是中国必须进行的一场赌博。"

这表明,明知道可能由此引发动luan,但他们仍然决心怂恿中国必须按他们设立的方向进行这种"改革"。

据张五常说,他本人也是推动中国进行银行改革的主要设计师:

"我建议,中国的银行体系必须打乱重建。人民银行只应该起中央银行的作用,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按照弗里德曼的办法每年增加不超过20%(考虑到经济的实际增长率,这个数字并不高),但无权贷款。人民银行的所有分行和下属机构都转变成商业银行,最好是将它们卖给有能力管理的人。健全担保与破产方面的法律,让银行根据经济与会计原则决定贷款。通过持股将国有企业民营化,消除财政负担。废除所有的外汇和价格管制。"

我们似乎真的采纳了来自弗里德曼--张五常的这一金融改革建议。而由这一建议所引出的直接结果是:

"(中国领导人)没有限制货币供应量,而是实行贷款限制,紧缩信贷,使国有企业资金匮乏,从而造成失业增加。"张五常《经济解释》,第505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原文如此。)

3、新自由主义的"铁律"和"圣诫"

记者:你很早就知道张五常其人吗?

何新:很早。这的确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经济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