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LISREL、AMOS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
8312 13
2020-11-07
悬赏 10 个论坛币 未解决
在阅读中文文献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时,出现将同一变量底下过多的测量题项进行打包的现象,参考的文献则是吴艳,温忠麟(2011)《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题目打包策略》。但是,该篇文献的内容是说”打包法适合结构模型分析,不适合测量模型分析"。如果是进行测量模型分析(包括因子分析和测量模型的多组比较), 则不要使用打包法。"
因此,我的疑问是,中文期刊上的一些文章在做CFA时很喜欢打包来提高拟合度指标,这一做法合不合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12-9 14:39:01
有没有大神探讨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2-1 09:19:19
您好 你的问题解决了么 我也有类似的问题,您上面说的文献 是哪篇 验证性因子进行了打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2-1 09:20:09
您好 您看的那篇文献中CFA用的打包策略呢,能否分享下。是否可以这样操作呢,我也有疑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2-1 09:22:21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4570484
我看的这个上面 写的是  单维才能打包 但是中文文献中 多维的根据量表架构进行了打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2-1 09:23:04
mahuijuan 发表于 2021-2-1 09:19
您好 你的问题解决了么 我也有类似的问题,您上面说的文献 是哪篇 验证性因子进行了打包
未解决;中文C刊文献很常见先进行题目打包再做验证性因子分析。例如,心理学报,2020(11)的“跨界行为对创造力影响的跨层次双刃剑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