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者三浦展看来,过往社会中大多数人普遍期望自身生活水平提高及社会阶层向上流动,而现在这种流动只为社会上一小部分人所专有,并且一个人有无期望并不是由其本人的资质和能力等决定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父母亲的社会阶层所决定的。想想为什么“富二代”在中国受到舆论的狂轰滥炸便不难理解人们对社会阶层流动的无望。
你以为你不属于这个下流社会吗?你可能既不出众,又嫌麻烦,不善交际,喜好独处,自由自在,消费欲望低,钱够用就行,不考虑将来,整日上网,没有工作热情,未婚……那么不要再自欺欺人了,你就是在脱离中产,向下流动,很难翻身。
状态 已经温饱,但温饱而已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报刊杂志在年终总结时总会突出今年又有多少人口又脱离贫困,达到温饱水平。但过去一段时间,飞涨的物价已经让曾经中产的人群目瞪口呆,停滞增长的工资怎么也赶不上物价上涨和房价蹿升的速度,未来一段时间,人们要渐渐熟悉的状态是,全部收入只够温饱,报纸上电视里都说已经小康了,而唯一致富的场景出现梦里。 经济学家,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曾表示“收入差距拉大这一趋势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至少在将来5到10年内不会逆转。”5年后国民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听到这样的新闻,如果说中产注定不仅无法晋身新富,更有可能滑向新贫民的话,中产阶层又将何去何从。 措施中产?万税压回赤贫 凤凰卫视中文台台长刘春曾说“个人所得税非常怪,我周围的有钱人都基本不交,因为他可以通过各种财务安排而规避。交最多的是中产阶级,都是技术白领,这些人既无权利红利,又不能享受二次分配的平民福利,还要承受世界最高的所得税赋和不断升高的住房成本压力,可以预见,中国的中产阶级必然不断萎缩,整个社会越来越哑铃化。” 南都周刊曾经抛出“中产万税”的概念。即使用毫无争议的月薪1万块来定义中产阶级,但在扣去四金和个税之后,实际拿到手7052元。而在北京、上海租住一居室价格已经需要2000到3000元,再扣去每月的生活费,谁有勇气生一次病呢?更不要说买房、买车等中产必须象征,更不敢想未来的子女生育、教育问题了。 这种状态,如果用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来分析,那些中产阶级居下游者,他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足够温饱甚至小康,但由于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这个群体在物质、精神等各方面失去了向上发展的动力,甘于平庸,形成对整个社会的向下的拉力。社会再也不是枣核形或者倒U型社会,而成为真正的M型。大前研一认为随着收入两极化,中产阶级社会全面崩溃,中低阶层以下占人口总数近八成。 而在中国,除非迅速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否则所谓的中产将不可避免的向下沉沦,最终结果是人们饱食终日,却无所事事。这个社会也将因为中产缺失,而变得没有中游砥柱,脆弱不堪。转自:http://business.sohu.com/s2011/others94/
凤凰卫视中文台台长刘春曾说“个人所得税非常怪,我周围的有钱人都基本不交,因为他可以通过各种财务安排而规避。交最多的是中产阶级,都是技术白领,这些人既无权利红利,又不能享受二次分配的平民福利,还要承受世界最高的所得税赋和不断升高的住房成本压力,可以预见,中国的中产阶级必然不断萎缩,整个社会越来越哑铃化。”
南都周刊曾经抛出“中产万税”的概念。即使用毫无争议的月薪1万块来定义中产阶级,但在扣去四金和个税之后,实际拿到手7052元。而在北京、上海租住一居室价格已经需要2000到3000元,再扣去每月的生活费,谁有勇气生一次病呢?更不要说买房、买车等中产必须象征,更不敢想未来的子女生育、教育问题了。
这种状态,如果用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来分析,那些中产阶级居下游者,他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足够温饱甚至小康,但由于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这个群体在物质、精神等各方面失去了向上发展的动力,甘于平庸,形成对整个社会的向下的拉力。社会再也不是枣核形或者倒U型社会,而成为真正的M型。大前研一认为随着收入两极化,中产阶级社会全面崩溃,中低阶层以下占人口总数近八成。
而在中国,除非迅速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否则所谓的中产将不可避免的向下沉沦,最终结果是人们饱食终日,却无所事事。这个社会也将因为中产缺失,而变得没有中游砥柱,脆弱不堪。转自:http://business.sohu.com/s2011/others94/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