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论坛弥漫着对,我想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
1.新鲜事物被接受总需要时间,有争议是能理解的。
2.针对现在的科研教育现状(大部分学硕学生以就业实习为导向)而言,研究生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相信大家都清楚),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门关于实践型和理论型人才有区别性的培养显得相当必要,所以以其目的和逻辑而言,不可能把专业硕士办差,而且要通过提高专业硕士的办学质量来吸引学生作出正确选择,而且从目前很多名校的博硕连读招生方向,也不难看出其内在逻辑。扩大专业硕士是个趋势,若想就业,跟着趋势走没错的。
3.从用人单位(理论研究的除外)而言,你认为学硕和专硕对于他们而言区别在哪?说实在话,专硕的学生说不定更实用。
4.或许有人认为,“专硕”易考所以含金量低,“学硕”难考所以含金量高,这样的想法是错的,专硕好考是由于现在报考的人少,招生的名额多(目前看主要是以往学硕名额的转移,相信不会摊薄教学质量),从现在的情况看,名校的“专硕”已经不断升温,竞争也是相当激烈,专硕好考一说相信不会持续太久。
5.另外,目前存在一种说法“专硕不过是学校的赚钱工具”,的确,专硕的学费确实比较高,但这并不能与办学质量、学位含金量量产生因果关系,即使它是能赚钱的,但这就能说明它办学质量之劣?相反,它终究是要经过市场的检验的,高价低回报的事又谁会干呢?而且这搭上的还有学校的品牌,甚至是教育部门的声誉,学生不傻,校方也不笨。所以此说法也略显不妥。
因此在我看来,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也不过是在与培养方向的区别,与所谓的办学质量、含金量无关。试想下干科研之人,满脑子是实习之况,这种状况学校和教育部门能熟视无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