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86 4
2011-01-30
2009年11月,当美国**决策部门付出了沉重的救市代价,避免了美国经济因金融大海啸而不得不卷入大萧条的困境之后,奥巴马在充分反思美国华尔街滥用金融创新工具问题的基础上,开始强调“再工业化”战略在打造美国经济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中所将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这一战略转变,包含了当前美国高层决策部门的“两个”关于重整美国经济的运作思路:一是通过“再工业化”来重新打造美国经济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挽回这场危机给美国经济所造成的巨大的损失;二是通过“再工业化”来扭转美国经济所面临的严重“结构失衡”的问题——即越来越难以驾驭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问题。当然,无论是哪一个“再工业化”战略都离不开内外市场的配合。因此,针对美国国内市场,美国**坚定不移地采取减税、增加流动性等政策组合拳来激活产品“供给”和需求的活力。而针对国际市场,美国**不断向贸易顺差国家和地区施加“平衡”的压力,通过促进美国产品的大量出口和价格竞争力的提升,来改善美国企业和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和国家“双赤字”的压力。这次胡总书记所率领的中国访美阵容和所签署的中美商贸合作协议中,都能看出美国**在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关系上所渗透的美国自身的“再工业化”思路。

  无论从最近不断出台的经济指标上看,还是从我个人前一阶段去美访问考察中的所见所闻中都能看出,美国**推动的“再工业化”战略,已经不可能是简单地将自己在新兴市场国家中的跨国企业召回美国,然后再起炉灶做和中国企业一样的东西。另外,这种“再工业化”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不可能离开**的大力支持。尽管最近美国的非农就业人数有明显的好转趋势,但是,我们所看到的传统行业,比如,建筑和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依然十分缓慢,而休闲和酒店业,教育和保健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却回升的十分明显。显然,美元的疲软(美国服务价格竞争优势凸现)、美国的“比较优势”(比如,教育等)和美国**在一些产业部门中扶持力度的强化(比如,社会保障)等,都同时对现在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大部分制造业,除了美国汽车业依然还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之外,今天都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雄风,虽然美国再工业化的“春风”都遍及了各个产业的角落,但是产业的扩张依然因为转型成本的昂贵、劳动力优势的丧失、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退化以及外部需求回暖程度的有限等不利因素的存在,无法都像服务业那样这么快就能鲜明地感受到经济复苏的暖意。有的行业在这次危机后可能就永远不会得到阳光的照射,这也是到目前为止美国整体失业率持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短期来看,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键还是要看美国经济能否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还是要取决于美国**能否及时有效地去降低美国企业转型和发展的成本和风险。尽管我在美国滞留期间注意到,美国的三大汽车产业今天并没有盲目地去花高成本开拓现在“概念先行”的“新能源”动力汽车来打造自己今后的发展出路,但是,他们依然利用自己现有的“比较优势”在争取市场的份额。美国服务业的复苏也是如此,依然充分仰仗市场目前发育和成熟的状况,而不是刻意去“结构调整”,“破旧立新”。我认为美国目前的这种做法是比较“务实”的,因为一方面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无法靠一个强势的财力雄厚的**来帮助市场打造一个全新的局面,企业只能依据现有的条件来谋生发展,当然金融体系的衰退必然要求美国通过再工业化来提升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所以,从目前来看,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并不会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有大刀阔斧的变化。而另一方面,这样的“再工业化”战略也会影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因为无论是外部市场还是内部市场如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无法被为了吸收这些供给能力而投放到市场的大量货币所吸收的话,那么,流动性泛滥给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就会带来巨大的成本,甚至出现严重的“滞胀”局面。

  所以,从中长期来看,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能否帮助美国真正走出危机的低谷,重新打造一个鲜活的市场,关键就要看美国能否再度发挥自己国家长期以来所具备“创新”的能力。尽管我们现在无法预期未来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会出现在“低碳经济”,还是“生命产业”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那就是美国的“再工业化”的战略目标——转向可持续的增长——要得以实现,就应该尽快把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放在能够带动全球投资和消费的“创新型”的增长点上,而目前的服务行业的复苏,依然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扶持效果和美国存量优势的体现。一旦现在流动性泛滥的“滞胀”后遗症加剧,一旦美国经济的“存量优势”(教育、旅游等)边际收益开始下降,一旦美国各级**入不敷出的问题变得日趋严重,那么,美国现在看上去非常“务实”的“再工业化”的战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那时如果情况恶化到美国**不得不采用更加疯狂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来维护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利益和施压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来“平衡”美国“双赤字”的失衡结构,那么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会因此而付出沉重的代价,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也会因此而再度面临崩溃的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30 13:44:01
我认为再工业化是美国必须走的路,即使这条道路有可能会失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0 13:47:57
放心,老美的竞争力还是相当地强,没什么靠的住靠不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0 13:51:08
鬼子还可以侵略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0 13:51:20
完全是的 ,曾经的美国财大气粗,但是他没想到这个世界变化的太快了。F22本位不能保证霸权的持续存在,毕竟,经济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因素。面对衰败的制造业,倘若美国不能放手一搏,那么等待的只有失败,甚至世界级的战争。所以从长远的利益来看,适当保持美国国债,并逐渐推进世界经济体系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美元本位必须改变,因为美国的再工业化确实前景渺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