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VeryCD?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信海光
继P2P门户BTChina关门之后,著名P2P下载分享网站VeryCD上周末出现重大变化。用户们发现,VeryCD网站上的音乐频道已经悄然关闭,电影和电视剧频道也不再提供下载链接。
几个小时之后,VeryCD网站创始人黄一孟在微博上写道:“7年的心血和积累,说关就要关,说停就要停,没有人能甘心...”,而VeryCD的产品总监张乾则发微博称:“鼻子有点酸,再见,下载。”
据媒体报道,VeryCD关闭相关下载频道的原因是未取得广电总局的视听服务许可证。目前,因未取得广电总局的视听服务许可证即将被取缔的网站包括:影视帝国,VeryCD,猪猪乐园,圣城家园,飞鸟影苑,人人影视,CHD联盟,伊甸园,电影天堂,BT之家,TLF论坛,悠悠鸟,无极BT,BT神话等200多家“非法”视听服务站点。
VeryCD.com是中国大陆的最大的eD2k资源分享网站之一,于2003年由黄一孟、戴云杰等人创立。据媒体调查,VeryCD的运营公司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2009年12月9日就开始申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但一年多过去了,仍未获得批复。
但来自VeryCD内部的声音却坚决否认了这次调整和“VeryCD没有视听许可证”的说法有关,调整只是网站向正版化转型的必然一步。黄一孟称:“VeryCD去盗版化是顺势而为,目前所需要做的,是如何帮助用户便捷地获取到正版内容”。
作为一家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型互联网公司,VeryCD网站的一次调整为何会引起媒体与网民如此大的关注?这与它之前所从事的P2P下载分享业务密切相关。VeryCD自2003年9月起,开始将开放源码的eMule(电骡)引入中国,从此以后,每天都有无数网民通过VeryCD分享着包括电影、音乐、游戏、软件在内的各类资源,对相当一部分网民来说,VeryCD就是免费下载的代名词。但也正因为如此,VeryCD也成为盗版资源的大本营,并曾一度因为网络盗版问题被告上法庭。
可以预见的是,以P2P下载分享业务起家的VeryCD一旦放弃以前的主业,转而去“帮助用户便捷地获取到正版内容”,其能否继续生存都可能成为问题,因为那意味着VeryCD将和优酷、土豆、迅雷这样的巨型网络公司进行业务竞争,它们显然不在一个量级上。综观互联网发展史,类似VeryCD这样的P2P资源分享提供者转而去从事正版业务的,基本上都失败了。
最著名也是最早的失败者是Napster。1998年,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的一年级新生、18岁的ShawnFanning为了能够解决他的室友的一个问题——如何在网上找到音乐而编写了一个叫Napster简单的程序,这个最早的P2P文件分享程序能够搜索音乐文件并提供检索,把所有的音乐文件地址存放在一个集中的服务器中,这样使用者无论在哪里,只要连上网就能把自己拥有的音乐文件共享并下载别人共享的音乐。Napster首创了分散型的个人对个人的信息交换模式,这就是P2P(peer topeer)的由来,它颠覆了互联网诞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器/客户”的信息传播方式,令无数散布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爱好者美梦成真,无数人在一夜之内开始使用Napster,在最高峰时Napster网络有8000万的注册用户。1999年5月,Napster公司宣告成立,它提供平台,供用户上传、检索和下载MP3音乐。几乎与公司的成立相伴,Napster立刻遭到美国唱片业巨头的围剿,在因为盗版歌曲被法院判令败诉后,Napster转型为在线音乐商店,依靠付费服务生存,但没多久就被迫宣告破产。
另外一个著名失败者eDonkey则与VeryCD有更深的渊源。2000年9月6日,MetaMachine公司的创始人杰德-迈克卡勒伯发布了一款P2P文件共享软件--“电驴”,从此互联网上就有了所谓的“eDonkey2000network”(电驴网络,简称:eD2k)。与Napster不同的是,电驴网络不止能在互联网上共享音乐,而且还能分享电影、书籍、软件等各种文件。电驴网络迅速风靡全球,到2005年,电驴网络上的用户已经分享了最多达20亿个文件。电驴网络对使用者最大的吸引之处在于他们可以以之方便快速的相互复制交换各种版权文件,因此,电驴网络实际上也是在“分享”音乐,电影,软件等版权工业的利润,很自然招来RIAA(美国唱片业协会)等版权拥有者的系列诉讼。电驴曾一度努力转向正版业务,但最终还是没抗住诉讼负担,在与RIAA达成的和解中,电驴被宣布永久停止开发,并且支付赔款高达3千万美元。
在美国法院对P2P商业软件公司的诉讼中,P2P软件公司的罪名是为其顾客提供非法援助,使得他们能够共享正版音乐和影视文件的盗版复制品,而这些公司是有能力阻止和控制用户的非法行为的,却通过暗示和诱惑用户进行非法盗版传播并从中牟取了暴利,判定代位侵犯版权有两个标准:一是代位侵权者有能力制止侵权活动,二是代位侵权者从他人的侵权活动中获得了直接的经济收益。
虽然作为商业模式的电驴失败了,但另外一款基于电驴网络的开源P2P软件电骡(eMule)却接过了电驴的“光荣”,继续为网民传递文件。由于电骡是一款非商业性质的开源软件,其宗旨“为了快乐和知识,而不是为了金钱”,所以,尽管电骡已经成为了最大的P2P软件,其开发团队却很少遭遇诉讼方面的麻烦。各国版权保护部门只能将注意力转移到用户和服务器拥有者身上,比如,2009年,美国就有一位女性网民士因为非法下载了24首歌曲而被唱片工业四巨头起诉要求赔偿192万美元。
VeryCD网站通过在中国传播电骡软件起家,但它却在宣传中自称“电驴”,这一做法因其误导性曾经屡受电驴粉丝们的诟病;VeryCD另外一个问题是它的商业性与电骡“为了快乐和知识,而不是为了金钱”宗旨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被VeryCD修改过搜索功能的电骡软件更像VeryCD网站的下载客户端,这导致用户高度依赖VeryCD网站各个频道推荐的ED2K链接内容,以至于一旦当VeryCD网站遭遇倒闭风险时,用户就仿佛遭遇P2P末日,很多人惊呼互联网将“回到盗版影碟时代”。而实际上,电骡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们可以不需要经过任何Web网站交换文件,通过搜索获得资源。VeryCD对电骡搜索功能的修改虽然强化了用户对网站的依赖,但却也在遭遇危机的时候失去了抗打击能力。
事实上,很难说VeryCD对电骡的修改是出于自愿。P2P软件使文件的自由传输成为可能,它从技术上大大削弱了传统老大哥模式对互联网内容的监控,这导致大量****信息以及敏感内容通过P2P软件海量传播,于是,VeryCD不得不在电骡搜索中过滤敏感字符,以确保内容安全,但这种过滤其实很容易被破解。因此,直接限制类似VeryCD这样的P2P网站往往比修改电骡软件更有效,从这个角度说,与其说VeryCD死于盗版,不如说它是死于敏感词。
几个月后,我在科隆遇到了三一重工欧洲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目前正在科隆附近兴建“绿地”(greenfield)工厂,这是德国的第一家中国工厂。当我问及原因,得到的回答同样有趣:“三一重工必须处于世界级的制造业地区。如果我们想成为世界级企业,那么我们必须直接接触到全球最优秀的制造业和工程人才。”2009年,三一重工超过德国的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成为混凝土泵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
三一重工不是一家典型的中国企业,但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我认为,中国是德国未来最可怕的竞争对手。但由于在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德国企业已为即将到来的竞争做好了准备。
本文作者是咨询公司Simon-Kucher & Partners董事长兼创始人,著有畅销书《21 世纪的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 of the 21st Century),请见:
www.hermannsimon.com
译者/梁艳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