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唯吾德馨”到“恭喜发财”
今天社会上很多人都在想尽方法,去计算,去用一生的努力,达到这个目标——成为亿万富翁(包括很多的讲演,很多的激励学,很多人一生的教育等等)。这是因人们的人生观在发生着变化,才有了这样的人生目标。从古代,一直到清朝末年,中国的文化已经形成固定的人文理念,主要是儒家思想、道教以及佛教的一些人文理念。那时推崇的是“道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唯吾德馨”。一直到清末洋务运动以后,当时洋务派从西方文化过滤过来一个非常大的名词,叫做“恭喜发财”,这非中国原有。在过去,大家比的是德行和学问。很多有才华的人通过星象的变化、内心的宁静,就可以了知天下大事,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自西方文化进入以后,人生理念最大的变化是对钱的态度。到今天,金钱几乎成了可以满足一切欲望的最简单的工具——名誉、财色、权力、别人的敬仰、自己的虚荣心等等。人们对钱的看重,几乎已经超越了其他心灵的感受。在布施论坛,也有很多朋友说:“别给我讲那么多大道理,来点实惠的,告诉我明天什么时候能发财?最好现在就能让我拥有300万!来点简单的。” 我做金融,到很多论坛帮助别人时,见到的都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老师别讲那么多,你只要跟我说从哪地方买、哪地方卖,怎么能赚500点,这就成了,别的我一概不听。”
这是一个真实的状态。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从古代到清末,以德行和学问为标准;到洋务运动以后,出现了以金钱为最高追求的现象。